|浅谈艺术与科学以及哲学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科学以及哲学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 , 或者在网上互动交流时 , 你会发现一些人的观点异常“搞笑” , 喜欢大谈科学 , 并用科学来指导艺术行为 。 在大脑主观的意识下应把艺术归于科学之下 , 举着一杆可以评判一切的“科学”大旗 , 肆意乱挥 。 甚至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群 , 久之慢慢上瘾—其实是对挥旗背后的指挥上瘾 。 只要在其他所能发言的领域也习惯地变成了专家 , 本能的张口就来 , 其结果只能是”信口开河“ 。 却从来没有思考过 。
殊不知人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和层次高度后 , 才会用上艺术 , 且这种艺术往往是给非艺术领域的最高褒奖 。 比如:治理艺术-治大国如烹小鲜 , 外交艺术、管理艺术、飞行艺术、肢体艺术、甚至营销艺术等等 , 怀有对更高悟性领域的敬畏 , 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升华 。
当然对于拥有这种脑回路的群体 , 多数是“举旗”习惯下的正常发展 , 只是根源上的问题被自身所忽略 。 这些人生活中时不时也会用科学来指导哲学 , 却忘记了谁是主导地位 , 谁是从属地位 。 但本文还是得客观明确一下 , 科学因为在哲学引导下不停地实践 , 结论和成果可以帮助理解哲学或艺术、文娱等 , 但不是指导 , 是被指导的关系 。 只是提供给哲学更丰富的指导思路和平衡两者发展的关系而已 。
艺术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产物 , 尤其对艺术提升要求最高的境界—“灵感” , 更是感性思维下的迸发 , 通过科学的解释为右脑的产物 。 如果非要按照科学来分一下比例 , 那么称得上的艺术品 , 七成来源于感性 , 三成来源于理性下产物 。 而科学需要近十成的严谨来实现“零差错”目标 , 当然过程是曲折的 , 是要不停试错的 。
科学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 必须是要受哲学指导或引导 , 否则科学就会偏离发展方向 , 引起的不只是科技发展的停滞 , 更可怕的是科学若偏离了发展轨道 , 没了指导性约束 , 那么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灾难 。
但是在科研项目突破性上的“质变”刹那 , 一定是靠感性思维下的瞬间灵感显现 。 虽然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下的量变才出现的质变 , 所以开拓思路 , 开拓环境 , 提倡原创和发散思维 , 让本应该更多该出现的“灵感” , 不被扼杀在本可避免的“摇篮”环境中 。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为量变提供必备的环境 , 但却忽略了最终产生质变的“结果”环境 , 而且这种环境应该从始至终贯穿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过程当中 。
【|浅谈艺术与科学以及哲学的关系】这个质变 , 便是基因学里面的突变 , 若没有在哲学正确的引导下 , 那么这个变异就不是进化 , 而是癌变 。
这个群体性思维 , 外因看是被西方工业革命给“攻”的全盘否定了其他学科 , 尤其是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群体 , 对于诸多艺术领域或其他可直观评论的只会给予主观惊乍的“评判” , 这是典型的“人文思维”被“工业思维”给“攻陷”了 。 而内因表现岂止乱套 , 归根是思维及提供思维的初环境和表现思维行为的环境“乱了套” 。
别忘了 , 西方的“工业思维”也是在哲学的指导下而从事科研活动 。 庆幸的是我们不仅有现代哲学思想来指导科研和生活 , 更有中华传统朴素哲学来指导我们升华智慧和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