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双碳”培训市场鱼龙混杂,须加速驱逐“劣币”

“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左右,这成为催生“双碳”培训市场火爆的重要原因
2021年以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受“双减”政策影响,涌向碳排放管理人员培训市场。一些非专业机构看到市场火爆后也加入进来
应加强碳排放管理相关职业监督管理,对相关从业人员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等提出规范要求
文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 王井怀 实习生 邓晗
2021年,我国明确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此后,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双碳”培训热度节节攀升。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对“双碳”培训行业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围绕着一张张碳排放管理员证、碳资产管理师证,一些“野鸡”培训机构采用虚假宣传等手段进入培训市场。业内人士透露,碳培训市场乱象丛生,对“双碳”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亟须严格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培训|“双碳”培训市场鱼龙混杂,须加速驱逐“劣币”
文章插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画面(2021年7月16日摄) 肖艺九摄/本刊
培训|“双碳”培训市场鱼龙混杂,须加速驱逐“劣币”】“双碳”培训市场乱象频发
2021年12月初,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培训部门负责人王威偶然发现,山东一家名为“千益教育”的机构打着自家名义广招学员。
采访人员在这家机构负责人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招生广告上直接写明:“国内唯一的碳排放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资格证,国内执业必备,欢迎报名。”
“作为8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单位之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1年举办了多期碳排放管理员培训,但从未授权这家公司招生。这明显是在冒用我们的资质。”王威说,2021年12月9日中心已向这家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害行为。
这仅是“双碳”培训市场乱象的一个例子。采访人员发现,2021年下半年以来,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有不少各类打着“国字头”旗号的培训招生广告,其中不乏虚假宣传内容。
2021年12月上旬,碳交易资深从业人员李先生收到了一条招生短信:持证人员可抵扣个税3600元,退休金补贴每月1150元,可积分落户。
“对方明确告诉我,花550元买份网络课程,自学后拿到碳资产管理师资格证,就可以享受北京积分落户政策。”说到此,李先生哭笑不得。
“李逵碰见李鬼”的事也时有发生。北方一家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业务负责人前段时间接连接到多个招生电话。对方第一次说:“张先生,您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工作,特别需要参加我们的培训。”第二次说:“今晚10点截止,赶快报名。”第三次说:“您不报名,我们报名不截止。”
采访人员多方走访发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培训机构的名义招生,培训费在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收费后发给学员一个账号,让其自学视频课程。采访人员拿到了一份内部讲课PPT课件,发现里面的内容以媒体报道和搜索引擎中的“双碳”背景材料为主,而且信息错漏混乱。
比如为了让企业相信培训的重要性,PPT课件举例说,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公司已通过出售碳积分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对此,多家碳交易所工作人员澄清:“这家企业挣的是新能源汽车积分的钱,而不是碳交易的钱。”
“双碳”吸引力折射市场变化
2021年以来,“双碳”培训市场火爆,背后也有虚火阵阵。业内人士认为,这暴露出目前培训行业门槛较低、缺乏专业鉴定评估等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