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后面加一个字起个名字,陈一后面加一个字的名字( 三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四句,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难解的地方,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在这里,就拿《三字经》的前四句做个例子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四句,许多人都可以琅琅上口,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难解的地方,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既然“性本善”,怎么紧接着就会说“性相近”呢?难道不应该是“性相同”吗?这里岂不是明显存在着逻辑问题吗?更何况,“人之初,性本善”又究竟是哪一位儒家讲的话呢?对不起,没有任何一位儒家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解释和理解呢?
我们一定要注意,儒家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并不是统一的 。儒家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有三派:性善、性恶、性有善有恶 。其实,的思想家也有类似的分法 。这方面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大概也没有哪种说以定于一尊 。
比如孔子,他是持人性有善有恶的看法的,并没有下过断言 。荀子则是认同性恶的 。而孟子却是倾向于“性善”的 。
孟子性善说的根据是什么呢?《孟子·公孙丑上》讲:“无恻隐之心,非;无羞恶之心,非;无辞让之心,非;无是非之心,非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就是因为有这“四心” 。然而,凭什么说,人都有这“四心”呢?《孟子·告子上》讲:“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孟子·公孙丑上》里还举了一个例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认为,这样善良的心理情感就是人性善的基础 。
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孟子的逻辑是有欠严密的:其实,没有办法证明人都像孟子所希望的那样有“四心”;也不能保证人之于“味”、“声”、“色”皆有同样的感觉 。无论多么不愿意,我们都不能不说,性善论的论证基础是很薄弱的 。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三字经》主要是顺着孟子一脉来讲的 。但是,要么是《三字经》的作者没有能够把握孟子的真实思想;要么就是他根据自己对孟子的理解,有意或无意地将“性(向或趋)善说”推到了绝对化的“性本善”的绝境,那其实已经是谬误了 。
正因为《三字经》是最普及的童蒙读物,原本近乎向壁虚造的、在儒家思想本不存在的“人之初,性本善”,竟然也就借势喧腾于人口,并由此深入人心 。由“向”偷换到“本”,流波所及,关系极大 。既然“性本善”了,那么,《三字经》的首要核心概念道德的“教”与“学”也就几乎成了无的之矢,顿时失去了前提和理由,余下的似乎也只能是技能方面的“教”与“学”了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和《三字经》所要传达的理念抵牾的 。
这一个“本”字,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带来的影响之大,远非我们所能想像 。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张灏教授在其名著《幽暗意识与传统》中,有非常精当的论述,粗略的大意是:传统中,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人则都是有原罪的 。换句话说,人性是恶的,或者有着不可忽视的恶的可能 。因此,对谁都不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不能把权力集中起来交付给任何一个人,必须有法制来加以约束 。而在中国,由于大家相信或是以为人性本善,那么,就可以用某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使得人人皆可为尧舜、满街都是 。于是,只要确信找到了一个“王”,就应该将一切都无条件地交托给他,哪里还有法制的必要呢?
尽管这里只能做最简单的介绍,但是,难道不已经足够让我们悚然了吗?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有点担心,接着“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还怎么能够讲下去呢?幸好,紧接下来的“性相近,习相远”是确凿无疑地出自《·阳货》的,被戴上了莫名其妙的帽子的《三字经》正是接着这六个字铺陈开去 。我想,其实《三字经》就以此两句开头或许更好 。
我就以《三字经》开头的两句作例子,无非是想说明,我们其实对这部传统的童蒙读物并不熟悉,更谈不上有准确彻底地理解的把握 。类似的例子,在《三字经》里所在多有,俯拾便是 。不费一番力气,恐怕是读不懂当年的孩童读的《三字经》的 。何况在今天,对于传统的了解,五岁的孩童和五十岁的成年人之间大概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