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来葫芦丝独奏简谱 二月里来打过春

二月春来(二月葫芦丝独奏小记)
中国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为作曲家提供灵感、灵感、源泉和动力 。《春节组曲》是作曲家李焕之先生60多年前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吸收了大量陕北民歌的旋律 。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起源于祭祀地主的活动 。正月十五,高原上的人们掀起社火,扭秧歌 。领导的“伞头”系着一条白色的羊肚巾,腰间系着红绫 。一方面,他拿着一把阳伞,阳伞的脸被剪开,上面装饰着彩色条纹 。另一方面,他摇摇头,一边扭一边唱《秧歌调》 。气氛热烈 。一个人唱歌,大家都很和谐 。
“撑伞”的意思是神灵保护众生,祈求风调雨顺 。“虎托”不仅是消灾祛病的象征,也是指挥秧歌队表演的发声乐器 。秧歌调,又称社火调、闹秧歌调,是陕北地区著名的曲调 。它既有固定的歌词,也有歌手的即兴创作 。它是陕北民歌除新天有、小曲、号子之外的一种灵活形式 。流传下来的传统歌词有:
春天在二月到来,
家庭,年轻人和老年人,流动的农民,
犁头镐应该扛在肩上,
我手里拿着一头黑牛,
嘿,嘿,嘿,嘿,
我手里拿的是一头黑牛 。
1935年,长征队伍到达陕北,延安成为革命圣地 。1943年,文艺工作者组织群众发起了一场新的秧歌运动,还编演了秧歌歌剧《兄弟姐妹开荒》《夫妻识字》 。当时新年过后,《秧歌调》唱出了军民和家庭团结的感情:
春节的锣鼓喧天,
秧歌扭开了,
南方和北方的所有村庄都参观过了,
有一个团结的胜利年!
嘿,嘿,嘿,嘿,
有一个团结的胜利年!
[点击收听此版本]
春节晚会-来自北京民俗 。mp38: 03来自北京民俗
如今,春节一般在聚会、社交聚会、团拜会、年会上唱新版:
第一个月,第一个月是对的,
【二月里来葫芦丝独奏简谱 二月里来打过春】鼓,唢呐,鞭炮,
多彩的人欢腾,
扭秧歌迎新年 。
嘿,嘿,嘿,
扭秧歌迎新年!
春风吹在黄土地上,
陕北秧歌风靡一时,
街道上挤满了人,
就像龙飞过云层 。
嘿,嘿,嘿,
像云中的龙!
一个鼓鼓的洋葱,一个鼓鼓的大蒜,
一个击鼓大妈,一个击鼓韩,
一首鼓乐秧歌在街上流传,
一个击鼓娃娃看着碱 。
嘿,嘿,嘿,
一首鼓乐秧歌在街上流传,
击鼓娃娃 。快看!
歌手、廖沙、原唱、高都擅长唱秧歌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个温暖的场景,陕北人打起社火,撑着伞唱秧歌调 。央视春晚不仅每年都用《春节序曲》作为开场曲,还多次编创新词,由歌手演唱,烘托节日气氛 。
作曲家、指挥家李焕之(1919-2000)1938年8月来到延安,从冼星海到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 。他喜欢传统的民间音乐 。除了《春节组曲》,他的代表作还有红歌《社会主义好》 。从1955年到1956年,他创作了管弦乐《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1 。前奏秧歌;2.情歌;3.碟歌(对歌);4.最后的元宵节 。
作品吸收了大量陕北民间音乐素材,包括唢呐歌、民间小曲、社火曲调等 。其中,第一、三章的主旋律采用社火秧歌调 。尤其是第一章,是最精彩的 。在雄浑、欢快、热情的锣鼓背景下,抒情、优美、悠扬的秧歌调,美不胜收,无穷无尽,令人难忘 。这首前奏曲以明快的旋律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祥和、欢腾、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可以称得上是民族管弦乐的经典之作,经常是独奏曲 。它在全国各地流传了几十年,已经成为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
越是国家化,越是全球化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没有国界的 。《春节序曲》不仅由美国音乐家高水平演出,还走出国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传递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