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徐曦︱我的老师胡续冬

人的一生中 , 会遇到许多老师 。 从县城的幼儿园到市里的高中 , 考进北大 , 再南下读博 , 在求学的不同阶段 , 我得到过不同老师的帮助 。 他们的教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我 , 直到我自己也成为一位老师 。 在有恩于我的众多老师中 , 硕士导师胡续冬无疑是最为特别 , 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 。
胡老师的特别之处很多 , 首先一点就是称谓 。 作为学生 , 我实际上极少叫他“胡老师” , 而是叫“胡子” 。 他比我大十岁 , 有时在电话中 , 我也喊他“胡哥” 。 “胡子”是他学生时代行走诗歌江湖、混迹文学论坛的名号;成为老师之后 , 他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率真耿直 , 没有一点所谓“北大教授”的架子 。 因此 , 在后面的行文中 , 我还是照旧称他为“胡子” 。
初识胡子
2002年 , 胡子从北大中文系博士毕业 , 留校任教 。 同年秋天 , 我考入北大英语系 , 但是第一个学期 , 我并没有选他的课 。 虽然高中在网上瞎玩的时候 , 就误打误撞地逛到过“北大在线新青年”论坛 , 并被上面新鲜生猛的讨论所吸引 , 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主持这个网站的大佬 , 就是选课手册上的外院青年教师“胡旭东” 。 胡子留校开设的第一门课 , 讲的是二十世纪欧美诗 。 在北大的诗歌圈 , 他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 但我当时对北大诗歌的了解 , 还只限于海子、西川等几个名字 , 没听说过他 , 也就错过了他在北大讲的第一门课 。
我是在2003年的春季 , 大一下学期 , 才第一次上胡子的课 。 为什么会选胡子的课 , 具体原因已经想不起来 , 但肯定跟中文系的朋友有关 。 高中时 , 赶上民营书店兴起 , 或买或租 , 在校门口的几家书店囫囵吞枣、半懂不懂地翻了很多书 , 其中就有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 , 陈平原、夏晓虹编的《北大旧事》与孔庆东的《47楼207》 。 读了之后 , 简直对北大风度和校园生活着了迷 , 一心想考北大 。 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师 , 那时在我心目中 , 中文系就约等于北大 。 可是没想到中文系在贵州隔年才招生 , 我高考那年没有名额;我对英语也有些兴趣 , 想着可以用原文读福尔摩斯 , 也是一件过瘾的事 , 就报了英语系 。 那时候流行蹭课 , 英语系的老师们也很开放 , 鼓励我们不要只做“外语生” , 而要做“文科生” , 文史哲都要打好基础 。 开学之后 , 我就混进了中文系的课堂 , 蹭得多了 , 跟中文系01、02级一些同学逐渐熟络起来 , 从他们那里听到了不少胡子的传奇 。 他本科中文系、硕士西语系、博士读当代文学 , 毕业竟然留在了外国语学院教世界文学!这样的学术路径对我这个一心想读中文系的外院学生 , 具有空前的吸引力 。 而且 , 他秋季学期一开课 , 独特的风格和大胆的内容就在校园的文艺青年里不胫而走 , 选他的课就对了 。
在去巴西之前 , 胡子开设两门面向全校的通选课 , 一门讲诗歌 , 一门谈电影 , 一般轮流着开 。 我那个学期 , 选的是“20世纪电影中的世界文学” 。 这门课以观影为主 , 会完整播放一部电影 , 而不是片断;在放映前 , 胡子会用十几分钟简要讲解相关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 , 点出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联 , 有时也会介绍电影拍摄和流通背后的花絮 。 那还是DVD和IC卡电话的时代 , 身边大部分同学还没有个人电脑 , 也没有那么多电影院 。 即便是北大这种文艺气氛浓厚的校园 , 看电影的地儿也不多 。 一是大讲堂 , 二是南配殿 , 可选的片子也很有限 。 而胡子作为骨灰级的迷影老炮 , 坐拥新青年论坛“电影夜航船”版块的丰富资源 , 不仅自己阅片无数 , 手里还攒着相当多的冷门佳片 , 再加上他对世界文学长期的阅读积累 , 使他成为开设这门课的不二人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