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让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二 )


在我校 , 今年暑假老师们就提前进入了课程教学的集体共研阶段 。 各年级各学科将作业研究纳入学习的研究中来 , 通过团队共研的学习手册 , 确保作业设计质量 , 落实学校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质量目标 。
在严格控制作业时长 , 减少作业总量的两个“减少”前提下 , 我们坚持做到作业设计的“三多”:多布置实践性作业:设计挑战性任务 , 让作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 。 多设计长时段作业:延展作业完成的周期 , 让作业完成周期更有弹性 。 多提供可选择的作业:中高年级根据分层分类的学习现状 , 让作业菜单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
“双减”对教师的要求是 , 让他们从“辅导者”向“支持者”转型 。 管控型学校、传统型教师在新的要求面前 , 会有较大的不适应 , 毕竟新的要求增加了不少 。 转型学校、新育人模式推进中的学校就会有较快的适应性 。 以我校为例,老师们认为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恰好能够锻炼孩子们独立、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 , 能更充分地完成学习任务 , 更便捷地接触更丰富的资源 。 个别化教育 , 也能及时帮助学习有问题的学生 , 做到面批面改、快反馈 。
开学周 , 各年级生活化的课程学习与下午自我发展时段的项目任务都是老师们提前“备”好的“大餐” , 孩子们在此时段 , 各有分工 , 忙得不亦乐乎 。 而老师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 , 观察他们 ,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 “支持者”应该是儿童自我发展时段下 , 教师们新的身份 , 它比作业辅导者的定位与要求更高 。
显然 , “双减”给学校可见的变化会带来更多的新课题、新问题 , “双减”撕开了传统教育的一个口子 , 发出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强有力信号 。
【教育|“双减”,让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作者:曹君 , 系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