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对接需求培养全产业链人才
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人 。 地方高职院校居于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 承载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的重任 。 地方高职院校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培养培训全产业链人才 , 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 。
对接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 构建全产业链专业结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 没有乡村产业的振兴 , 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就失去了基础 。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主动作为 , 对接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 构建全产业链专业结构 , 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
娄底职院主动对接娄底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 构建形成家庭农场、农机智能制造、农村商务、农村医学等专业群 , 开设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农村经营管理等涉农专业 。 涉农专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农村经营管理等产业链 , 专业设置体现了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新产业和家庭农场、大户、合作社等新业态融合趋势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是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 受城镇化发展影响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进城务工 , 留守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和小孩 。 因此 , 培养一大批具有扎根基层情怀的青年大学生 , 是地方高职院校直接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
要培养学生具有扎根基层的情怀 , 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娄底职院长期坚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 2010年选取娄底经开区中阳村作为“院村合作”试点村 , 对中阳村村级规划、村级组织建设、农技人才培训、农业科技咨询、输变电技术人才培养、休闲农业服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 。 与此同时 , 学校把中阳村建设为校外实习、培训和研发基地 , 将课堂搬进田野 , 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 培养学生扎根基层创业的情怀 , 毕业生刘勇就在中阳村流转土地进行创业 。
学校从2019年开始与娄底市委组织部合作实施“村干部定向培养工程” , 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模式 , 为乡村振兴培养干部人才 ,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领导对“村干部定向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
多措并举 , 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赋能
【产业链|对接需求培养全产业链人才】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地方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 , 多渠道赋能乡村振兴 。 娄底职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 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赋能 。
一是送培训下乡 。 学校建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基层农技员培训等20多个培训平台 , 除了在学校开展集中培训外 , 还将培训班开到乡村 , 每年开展涉农类技术培训2600余人次 , 开展动物疾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多个工种的涉农类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能鉴定 , 承担地方乡村医生本土化培训 。
二是送技术下乡 。 学校把技术工作室建在田头 , 随时服务当地群众;定期开展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和志愿者下乡等活动 , 将科普知识与技术送到乡村 。 以曾玉华教授为带头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 除驻点指导中阳村乡村振兴工作外 , 还指导新化县10多个村的猕猴桃、刺葡萄种植技术 , 并定期下乡帮助村民进行绿化设计与养护 。 曾玉华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
三是送文化下乡 。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创业与子女教育、移风易俗等专题讲座和“四送”活动 , 支持村级图书室和文体娱乐设施建设 , 引领村民文明素质提升和乡村旅游文化发展 。
推荐阅读
- 技术|紧扣地方需求 “炼”出真金人才
- 维修|把专业和课堂建在“产业链”上
- 杨易洋|尽力满足所有需求 青岛寒假校内托管开启
-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需求的五步十点
- 进行规范|被炒成“数百万需求的高薪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值得吗?
- 家长|家庭教育行业研究报告:用户需求存在六大共性问题,服务差异尚存
- 中考|最适合女生的5个高薪专业,社会需求大,找工作不发愁
- 学生诚信档案|熊丙奇:"学生诚信档案"能堵住校外培训需求吗?
- 盛华|学习与就业双需求下,职业教育如何抓住18年红利期?
- 中国|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供给水平滞后于需求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