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当乡镇摆脱农村风貌 浙江的村小选择为孩子种下“乡愁”的种子( 三 )


袁恩忠想到自己的第一届学生 , 说那时候的孩子比20年后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单纯 。 他觉得这种变化来自于现阶段孩子接受各种信息方式途径的多样化 。 他认为 , 这是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 , 唯分数论 , 是否还适合现在的孩子 。 “在过去 , 曾经乡村小学的教育 , 关注更多的是学生们的基本需求 , 而最近几年 , 安吉更在意孩子们品格和素养的培养 。 ”“素质教育”对于浙江的乡村 , 不是个陌生的词汇 ,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 我们对于社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 城市是这样 , 我们在乡村也要跟得上步伐 。 ”
重视农耕培养孩子对“乡愁”概念的认识
教学工作只是校长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 管理者顶层设计才会真正影响一所学校在孩子们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 “重视农耕”是两位校长在顶层设计时 , 共同的选择 。
在潘郎小学任教期间 , 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土地 , 李锐主导建立了学校的耕读园 , 为了填补孩子们的课余时间 , 挖掘孩子们的潜质 , 还建立了学校的“童创中心” , 在100多平米的场地中设置了15门创客类的课程 , “我觉得无论怎么样 , 我们都还是农民的儿子 。 孩子们未来的路有很多选择 , 当然可以不去种地 , 但对于农耕文化 , 对土地的感情 , 是要去重新认识和感受的 。 ”他说 , 希望孩子们不只会读书 , 也能拥有真正的兴趣爱好 , 也能真正认识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 。

乡愁|当乡镇摆脱农村风貌 浙江的村小选择为孩子种下“乡愁”的种子
文章图片

在潘郎小学的耕读园 , 孩子们正在参加实践活动 。 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 , 报福小学的孩子们也多了一项《食育》课程 , 食堂外300平米的菜地 , 就成了学校的生态种植园 。 袁恩忠说 , 饮食 , 是培养孩子学农重农 , 安全意识 , 与家国情怀的一个切入口 。 学校的种植园 , 以及举办的“食育节”与语数英课程的交互 , 都是食育教育的支撑 , “我们想以此为孩子们普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 同时 , 通过交换家庭拿手菜、家乡的特产食物 , 培养孩子们对于乡愁概念的认识 。 ”

乡愁|当乡镇摆脱农村风貌 浙江的村小选择为孩子种下“乡愁”的种子
文章图片

报福小学的孩子们在上《食育》课 。 受访者供图
在后期烧饭、缝衣服、钉纽扣也会成为食育教育的一部分 , 在袁恩忠看来 , 未来孩子们不一定真的用得到这些 , 但劳动的意识、自立的能力 , 或许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
安吉是国内的百强县 , 县域经济发达 , 报福小学所在的报福镇 , 民宿产业兴旺 。 袁恩忠想象过 , 自己的学生中可能会有少量的孩子会去到大城市 , 就业于顶尖的单位部门 , 也至少会有50%的孩子会留在乡镇或县城 , “所以我们就应该考虑到 , 10年、20年之后 , 他们能不能服务于我们的乡村建设 , 或者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 。 ”

乡愁|当乡镇摆脱农村风貌 浙江的村小选择为孩子种下“乡愁”的种子
文章图片

报福小学 。 受访者供图
袁恩忠说 , 这是学校“食育”教育的出发点 , “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家乡概念和家国情怀 , 我们不想让孩子忘了根 。 即便他们未来可能不去乡村 , 不从事农业 , 但心里至少还装着家乡的这片土地 。 ”
乡村教师会流动但流动并非流失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乡村 , 教师的流动往往就意味着流失 。 有的乡村小学校长为了留住辛苦培养的老师不遗余力 , 但仍然抵不住年轻教师在获得编制后 , 对于城市的向往 。 浙江的乡村小学是否面临同样的难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