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半月谈丨“土掉渣”?新农科高光初现
【农业|半月谈丨“土掉渣”?新农科高光初现】“土掉渣”?新农科高光初现
半月谈采访人员 周楠
《2021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首次进入“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 , 该专业毕业生广受企业追捧 , 近3年年均薪资涨幅达到31% 。
过去谈“农”色变的就业风向 , 其实早有变化 。 近年来 ,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陆续成立或筹建农学类学院 , 冷清多年的农学专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
高等教育农学 , 这个长期被称为冷门、就业难 , 甚至被学生自嘲为“土掉渣”的专业 , 以全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 , “新农科”将在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契机下带领传统农业走上翻身之路 。
文章图片
在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 , 工作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秧机工作路径 张涛/ 摄
农学专业并非真“遇冷”
对农学科班生李俭梅来说 , 农科的不易可以说出十箩筐 。 一方面非常辛苦 , 跟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另一方面 ,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薪资待遇等 , 无法与金融、通信、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相比 。
这种观点多年来有数据支撑 。 虽然农学是国家重点专业 , 但从来难进热门专业排行榜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平均工资水平 , IT业薪酬连续5年排在首位 , 垫底的仍然是农林牧渔业 。
农学专业“遇冷”的背后 , 是农业发展对人才缺乏足够需求吗?
“现代农业不是没有人才需求 , 恰恰是非常缺乏人才 。 ”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发展的脉动后 , 李俭梅这位农业技术骨干人员对农学专业前景有了全新认识 。
9年前 , 李俭梅进入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系统工作 , 她见证了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 也时常面临广大基层农业实践者们的求助:我们看好“稻虾共养”前景 , 但找不到精通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的跨学科人才;我们建设养猪场 , 急于高薪引进在基因工程、大数据分析等交叉融合的领域有一定积累的人才 , 但无人应聘……
“这种矛盾是传统农科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的生动反映 。 ”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 , 人民群众从追求吃饱变为吃好 , 现代农业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高质量 , 要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 传统农林学科难以再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 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交叉知识作为支撑 。 在此背景下 , 新农科应运而生 。 ”
智慧农业为“新农科”战略探索先行
原本“土掉渣”的农学专业变新潮 , 背后是近年来新农科的蓬勃发展 。 2018年 , 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一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 。 2019年4月 , 教育部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 , 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 。
各农业高校致力于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 , 将农学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新兴技术融合 , 突破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农业科学问题 。 其中 , “智慧农业”成为各农业高校开展新农科探索的先手棋 。
2020年 , 华中农业大学的智慧农业专业正式获批本科生新专业 , 是全国第一个设立智慧农业专业的学校 。 “很受欢迎 , 分数线也比传统农科明显要高 。 ”严建兵告诉采访人员 。
眼下除了高校 , 还有电商平台也很热衷农业人才培养 。 拼多多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一批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参与 , 将作物生长模型、卷积算法等AI技术成功应用在田间地头 。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表示 , 现代农业科技平台不乏培养吸纳农业人才的新路径 。
推荐阅读
- 清华大学|海报时评丨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该如何正确看待?
- 山东省|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拟录名单公布,毕业来自山大、山财中国海大
- 向前|让张韶涵演唱超过5000次的歌,也曾成为高考题丨夜问
- 教育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
- 家长|半月谈:“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精力|观察丨面向未来教育的家校新形态
- 山西农业大学|一线教师,教学有苦也有甜,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 教师|黑龙江两所本科高校或将迎来新任校长,涉及211院校东北农业大学
- 中关村|焦点访谈丨“双减”一学期,效果如何
- 青岛农业大学|恭喜!山东这所高校获批重点实验室,“领头人”还是位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