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回归教育的本真

夏青峰的身上有一种难得的“真” 。 长期以来 ,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 , 教师和校长群体的形象是扁平和单面的 , 一味强调奉献和牺牲 , 而忽视了他们自身内在的需求和喜怒哀乐的情绪 。
在我们的采访中 , 夏青峰从不避讳谈“钱” , 上世纪90年代 , 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 他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打工挣钱 , 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学校认可的优秀教师 。 如今 , 作为办学者 , 他同样很看重教师们的利益 , 的确 , 教师只有收入有保障、从教环境舒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
夏青峰爱折腾 , 却从不“折腾”教师 。 在不少教师眼中 , 其管理方式几近“无为” 。 时至今日 , 夏青峰都没有给教师定过任何约束性的制度 , 他相信教师“生命的自觉” , 并把一节课全盘托付给一位教师 , 他只提出了两个底线:不能让孩子耗费太多的精力 , 让孩子越来越喜欢这门课 。
校长需要具备包容的品格 。 在学校管理中 , 很多制度在短时间内是有效 , 但长远看却是反人性的 , 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 若以信任为基础 , 对教师一以贯之地以放手和鼓励 , 反而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 有利于打造润泽的校园文化 。
【生活|回归教育的本真】在我们的交谈中 , 夏青峰习惯性地把学生称呼为“孩子” , 对于这帮孩子 , 他有着本真的热爱 。 在他看来 , 中国的很多孩子学得太过疲惫 , 长期下去并不可行 , 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舒展的校园文化 。 他的办学底线是 , 决不把学校办成军营 , 而是把学生看成一粒种子 , 把土壤弄润 , 营造一种家的文化 , 让学生自在自乐地学习和生活 。
夏青峰身上的“真”还体现在并不避讳谈分数 。 在指挥棒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当下 , 分数仍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 。 但与一些抓应试的学校不同 , 夏青峰的做法是 , 在“志、趣、毅”三字上做文章 , 帮助学生们找到学习的内驱力 , 提升学习效率 , 同时节省出大量时间发展综合素质 。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 在北京中学采访 , “和而不同 , 乐在其中”这八个大字作为校风 , 端正地悬挂在会客室的墙壁上 , 这是他期待学生达到的状态 , 即在“和”的校园氛围里 , 学生们有个性化的选择 , 积极享受学习和生活 , 并从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
埋头故纸堆 ,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也不是理想学校的学生状态 。 夏青峰希望北京中学的孩子们视野更开阔一些 , 人在学校 , 内心要跟时代脉搏相呼应 。 在北京中学 , 每年全体学生都要走出校门 , 跨越大江南北 , 参与中华文化寻根之旅 ,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 这一过程中 , 学生们不仅创作了文学作品 , 完成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 , 还增强了对家国的认同和依恋 。
学校一名教师说 , 夏青峰对教育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热情 , 站得很高 , 眼睛始终望向远方 。 至此 , 或许不难解释夏青峰身上的种种“不同” , 作为一名师者和办学者 , 他始终走在向着教育本真回归的路上 , 尊重和直视自身的感受 , 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 反而心思纯粹 , 步履坚定 , 充满了力量 。
我们期待 , 这样的校长可以更多些 。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2日第6版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于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