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会有什么转变?( 二 )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环境、事物和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认知和建构经验 , 是主动的学习者 , 学习的过程是生成的、开放的 , 是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对新问题情境加以理解和应用 , 既遵循一定的普遍的科学规律 , 又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经验 。 “双减”正是要将儿童从单一狭隘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 , 从枯燥乏味的识记练习中摆脱出来 , 凸显个体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实践行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 发扬直接经验对于间接经验的价值 , 使儿童的主动性得以彰显 ,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家庭生活情境中充满源源不断、生动自然、随机而又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契机 ,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儿童学习的规律 , 摒弃对知识技能的过度强化 , 捕捉儿童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 创设问题和挑战 , 鼓励动手动脑探究实验 , 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实现学习的即时性、趣味性、有用性 。 同时 , 要让儿童承担家庭生活和事务中具体的任务 , 锻造出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质 。
知行合一要通过“事上练” , 在不断做事的磨炼与自我反省中形成活的智慧 , 实现“致良知” 。 没有践行 , 就不会获得新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 所获得的成长也终将没有根基 。

科学|“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会有什么转变?
文章图片

从才艺兴趣培养的功利倾向 转向
“审美愉悦发展”
如今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艺术特长 , 但大多存在功利倾向 。 随着学习竞争的加剧 , 兴趣培养呈现出前紧后松的现象 , 早期紧密参加考级和比赛 , 到了初中、高中则让位给学科学习 。 这种才艺兴趣培养工具化的做法 , 以牺牲儿童真正的兴趣体验和艺术素养为代价 , 彻底抹杀了其对个体丰富的发展价值 。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出 , 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 , 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 最终通过“自我实现”成就完美人格 。 兴趣才艺不仅仅是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展现 , 更是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有益途径 。 强制的才艺训练和单调的学习生活 , 正在侵蚀着孩子健康人格的建设工程 。
脑科学研究发现 , 在满足兴趣需要或进行主动性艺术创作表达时 , 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 , 大脑神经递质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 , 从而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 缓解压力 , 滋润心灵;另外 , 经常性的兴趣满足和艺术探索还会让孩子内心更专注宁静 , 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 , 更有意义感和幸福感 , 而幸福感越强 , 抗逆力就越强 , 越具有心理韧性 , 越容易迎接挑战 , 越能在逆境中生存 。 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沉浸于艺术创作的孩子 , 反而会更主动地去完成课业学习任务 。
“双减”政策将引导家长重新认识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 , 给孩子创设更安全、更个性化的探索空间 , 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 , 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 。

科学|“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会有什么转变?
文章图片

从密集型育儿 以学业监督为主 转向
“民主平等、共情交流”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 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密集型育儿”方式 , 不断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 亲子陪伴和沟通也大多围绕学习成绩进行 。 表面上看 , 儿童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 , 实际上却面临很大的压力 , 独立意志受到压抑 , 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和调节能力也在下降 , 并常常引发亲子冲突 , 埋下身心疾病的隐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