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双减”后,K12人才的流入,会引发体培行业的变革吗?( 三 )


周爽在接受“互联网+体育”采访时也表示 , 新东方在一路的成长过程中没有风险投资 , “但它不需要风险投资 , 它需要的是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 这也是体育培训行业当前面临的难题 。 ”
— 3 —
是降维赋能还是水土不服?
作为人才洼地的体培行业 , K12人才的涌入自然会带来新的玩法 , 能否搅动这片蓝海 , 资本也十分期待 。
在周爽看来 , 任何一个传统行业 , 都有可能通过互联网和智能科技得到质的飞跃 。 早先的教培行业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 曾几何时 , 新东方也只是一个小培训班 ,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俞敏洪几乎成功把握住每一次转型先机 , 一步步把自己的教培小作坊盘成K12教育大集团 。 而在零售、餐饮、出行、健身等各个传统行业 , 通过互联网思维和科技手段 , 也已经成功孕育出京东、美团、滴滴、Keep这些行业巨头 。
“所以体培行业也一样 , 在K12人才的助力下 , 或许能引导传统体培机构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 全面提升这个行业的服务性能 。 ”
对于K12企业而言 , 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学生、教室甚至教师上的重合度较高 , 且教学模式雷同 , 同一套班子转去做素质教育 , 部分经验甚至可以直接套用 , 算是一条合适的出路 。
但相比于艺术、文化这些学科 , 体育培训则与学科教育相距最远 。
梁颖琳解释道:体育训练场馆与K12的线下培训班在场景设置上完全不同 , K12的教室显然更适合教授美术、围棋、文化等等这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学科 , 而要进军体培行业 , 仅仅是找地、拿地、装修这些就要额外花费很大精力 , 并且成本高昂 , “所以对K12企业来讲 , 文化艺术类教育显然比体培更适合它们 。 ”
此外 , 体培行业进入规模化和科技化的门槛也是最高的 , 首先 , 体育培训对场地要求高 , 不仅场地租赁压力巨大 , 前期投入大 , 回本周期长 , 而且素质教育利润一直不是很高 , 有可能无法弥补成本投入 。 另一方面 , 体育培训机构严重依赖线下 , 重视线下团队作战的互动体验 , 如果为了规模化发展 , 强行进行线上线下相融合 , 可能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 适得其反 。
所以习惯标准化运作的K12企业 , 如果对体育没有若干年的积累 , 可能不愿冒险来啃体培这块硬骨头 。
对此 , 梁颖琳也十分认同 。 据她透露 , 除了现金流比较充足的卓越教育、新东方在体培领域有所布局外 , 其他K12企业似乎还没有大动静 。 另也有业内人士表示 , 现在很多K12企业甚至直接选择闭店 , 而不是往体培方面转型 。
行知至千CEO、小雨象创始人魏良军也曾表示 , 学科教育赛道的大公司“身强体壮” , 可以抢道甚至“鸠占鹊巢” , 但本身就运营维艰的小机构就很可能死在半路上 。
所以在梁颖琳看来 , 未来会重点发展体培的公司 , 可能更多来自这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 , 比如做体育装备、体育赛事等公司 , 相比于K12 , 他们的基因有更多重合之处 。
当然 , 更多从业者相信 , 只要有K12人才愿意深耕体培行业 , 引发行业变革只是时间问题 。 体培行业虽然发展缓慢 , 但巨大的市场空间一定会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的投入 , 资本市场日前也在密切关注体培机构的转型动态 , 对K12人才更是亲睐有加 , 可以说 , 转型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风向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