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无锡育红小学打造现代“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 , 倡导并推广实施的“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教学制度 。 在当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 如何促进课堂教学样态优化升级?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重新挖掘“小先生制”的实践价值 , 探索现代“小先生制” 。
【传统|无锡育红小学打造现代“小先生制”】基于现实问题 , 建构课堂新样态 。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弊端 , 学校首先对此进行了梳理与反思 。 形式上只见“群体”不见“个体” , 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对学生集体的单项传输 , 学生个体缺乏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 内容上只见“符号”不见“真实” , 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是由课本和练习题中的字符、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符号” , 学生缺少主体间的真诚交流与合作分享 。 因此 ,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真实发生、提倡学生交流合作的课堂新样态势在必行 。
明确内涵定义 , 开展参与式教学实践 。 现代“小先生制”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坚守与践行、创新与发展 。 在课堂教学中 , 以学生为中心 , 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 , 通过互为“小先生”的多主体互动合作 ,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 现代“小先生制”的课堂教学 , 不仅关注学生学力的“习得性” , 还关注学力的“活用性” , 转变知识的“授受观” , 以“参与式”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 , 以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互评互议 , 促进学生主动学、深度学 。 教师从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向引导者、服务者、参与者转变 , 将课堂营造成一个互帮互学、互惠互利的学习者共同体 。
打造“三大策略” , 促进学习共生 。 一是以角色促共生 。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化组织策略 , 分组时 , 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差异等多方面因素 , 力求异质组合发挥最大效果 。 二是以规约促共生 。 有小组分工 , 就要有学习和角色职责的规约 , 学校在课前预习、课堂倾听、课堂发言、课堂评议以及小组共同体学习等方面建章立制 , 为学习共生提供有序环境 。 三是以支架促共生 。 在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中 , 学生的自学、共学和研学离不开学习支架的帮助 , 学校研制了“课前预学单”“课堂研学单”和“课后拓学单” , 三大学习支架贯穿学习全过程 , 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基于自我、超越自我的学习共生 。
(无锡市育红小学尤吉、张天舒撰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4日第4版
作者:尤吉 张天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