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好的课后服务一定是最接近儿童的

课后服务是民生热点 , 也是教育新命题 。 近年来 , 课后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些有益探索 , 但总体看依然停留在起步阶段 , 不论从时间安排还是从服务品质上都无法达成预期 。 “双减”政策出台后 , 课后服务的转型发展成为赋予中小学校的重大使命 。
如何把好的国策转化为现实 , 真正受益每个人?切入点与落脚点是学生 。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第一对象 , 也是教育质量的第一反映 , 他们的感受与体验、成长与发展状态直接折射出教育服务的品质 , 要走近学生 , 换位思考 。 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普遍需求是“希望下午四点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 学校能做出天地的转换吗?能给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与体验吗?久居于室内的学生对室外的放飞充满憧憬 , 学校不能无视 , 而是要积极打造新的时空体验 。 现在的孩子缺少玩伴 , 学校的优势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 。 因此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 学校要让学科教室与服务天地有空间的转换 , 提供有选择的玩伴体验 。
家长和教师是课后服务最敏感的人群 。 做好课后服务 , 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做好家长和教师的工作 。 对于家长而言 , 课后服务方便了接送 , 孩子能及时完成作业并适当发展兴趣爱好 。 而课后服务不仅仅需要学校的时空支撑 , 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与指导团队 , 有一定的课程形态 , 不能全部依靠学校和教师 , 如果全靠学校和教师 , 反而会使得教师从专业方阵走向服务方阵 , 破坏了教育生态 。 做好家长工作 , 不是靠一所学校、一个片区就能完成的 , 需要全民统一认识 。 要让大家明白课后服务是集体释压——用集体分担的形式释压 。 全盘托付给学校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 要考虑师生的负荷程度 , 别解决了接送困难、弥补了培训缺口 , 却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生态 。
基于以上的教育直觉与常识 , 我建议从五个方面做系统谋划:
第一 , 规划时间 。 学生在校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 家长接送孩子不是越迟越好 。 课后服务时间上要有统一与差异的设置 , 没有托管的可以正常下课时就离校 , 有托管的一小时后放学 , 接送有困难的再延迟一小时 , 个别有特殊需求的还可以再延后半小时 , 基本上是15:30、16:30、17:30、18:00四个时段 。 家长不要有从众心理 , 只要家长有时间 , 只要孩子愿意 , 就要果断选择正常的放学时间 , 让孩子有正常的课余时光 。 只有有所分流 , 才能实现教师弹性上下班 。
【托管|好的课后服务一定是最接近儿童的】第二 , 重构空间 。 在一个空间待久了 , 就想走进新的空间 , 这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 , 孩子更是如此 。 课后服务不能等同于教室托管 , 要想让学生接受“5+2” , 政府要积极打造以学校为中心的一公里课后服务圈 , 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与机构参与进来 , 以少年宫、科普园的形态半公益运作 , 让学生可以就近选择不同形态的课后服务 。 学校更要主动担当 , 就地转型 , 让“5+2”在空间上等同于“学校+俱乐部” , 线上线下架通 , 以此带来学习状态的升华 。
第三 , 打造联盟 。 课后服务不是学校单方的事 , 首先要打造教师主力联盟 , 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 , 让教师彼此协作 。 其次要打造家校联盟 ,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盟友 , 很多家长有一技之长 , 也有很多热心的志愿者 , 可以请他们融入课后服务团队 , 共同打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 。 再其次 , 要打造社区联盟 , 引进社区义工和社会培训机构指导师 , 丰富课后服务的团队 。 最后 , 要打造学伴联盟 , 让学生有自己的伙伴 , 有选择自己伙伴的可能 , 有与伙伴一起嬉戏、玩耍、闲聊、学习、探究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