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以戏剧构建“全人教育”:儿童戏剧不是商品和娱乐,而是艺术品

近日,由小不点大视界、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及QFUNTHEATER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TIE青少年戏剧与创新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南阳共享际剧场举办。
借由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和重视素质教育、美育的契机,12位跨行业教育领航人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高校学术专家学者和前沿实践者,在线上线下聚会,共享艺术/美育/创新教育行业发展新趋势,共同探讨当下和未来,我们究竟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教育|?以戏剧构建“全人教育”:儿童戏剧不是商品和娱乐,而是艺术品
教育|?以戏剧构建“全人教育”:儿童戏剧不是商品和娱乐,而是艺术品
文章插图
本届论坛以“未来教育”为切入主题,聚焦“双减”政策之后教育行业及家长个体的解题新思路。而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教育在教育机会、包容性及数字鸿沟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教育不能停,教育的交流、合作、行动需要继续推动。这也是小不点大视界连续三年举办TIE青少年戏剧与创新教育国际论坛的初心。
前不久颁布的双减政策在学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乃至社会引发了巨大风浪。无数家长陷入迷茫之中:未来30年我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从2005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就开始研究课外补习, 面对“双减”,
薛海平不仅是政策的支持者,也是倡导者,还是践行者。从“双减”以后,他自己的孩子学科类培训也减掉很多负担,确实就是自己能够自主安排的时间更多了,现在正在引导他能够自主学习。薛海平认为,“双减”政策的颁布实际上对家长的要求更高了。原来家长可能就是花点钱把孩子扔到校外机构去然后就不管了,都让校外培训机构负责,现在需要家长能够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学习上的支持。
教育|?以戏剧构建“全人教育”:儿童戏剧不是商品和娱乐,而是艺术品
文章插图
从18世纪开始,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提出“由戏剧实践中学习”的概念,从而开启以戏剧作为教育手段的先河,到21世纪的今天,戏剧这种教育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认可、所喜爱,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将戏剧元素和手段运用在了课堂中。
有着14年素质教育根基的瑞思教育首席产品官袁雪表示,“儿童戏剧教育在西方被视为‘全人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及一生发展最为重要的自信心。教育中的戏剧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人。”
来自悉尼歌剧院的教育总监Frank Newman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分享了悉尼歌剧院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紧密合作的案例。悉尼歌剧院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尝试建立且贯彻创造力开发的长期合作伙伴。Frank解释了“为什么主流剧场要跟学校、儿童教育工作者、艺术家们紧密合作?如何将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异性、高质量的演出运用到校园项目中?”并且,介绍自7年前新成立教育部门,在“线上演出”,“实时视频互动工作坊”,“校园/亲子活动”以及“以创造力为重点的3年校园合作计划”项目的实践及观察报告。
来自儿童实验剧团Quntheater的艺术总监兼创始人李浩天是一名演员、导演和戏剧教育从业者。他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戏剧?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为主题,提出戏剧可以跟各门学科来结合,“戏剧是门综合艺术,文学、导演、表演、美术、灯光、多媒体……我们要教给孩子们方法,让他们完成自我表达。这种表达不是千篇一律的。美育就是要发现事物不同的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