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脑子是个好东西”,育儿焦虑中的逻辑陷阱你踩过几个?( 二 )


我们常常习惯于和周围人保持一致 , 承受别人的压力 , 却忘了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图 , 而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思考和负责 。 在育儿中 , 你有感受过哪些“大家都这么说”的压力?当周围人说:“双减是糊弄我们的 , 可千万别当真 。 ”“双减就是让孩子别读书 , 别学习 , 瞎玩 。 ”你是怎么做的?你会去搜集资料 , 形成和佐证自己的观点?还是人云亦云 , 感到愤怒、惶恐和不安?
陷阱2:个人经验具有普遍性吗?
你正在为孩子的青春期烦恼 , 有个关系好的同事跟你说:“该打就得打 , 我那时候就很叛逆 , 被老爹揍了两年 。 现在这些教育总说不要对孩子打骂 , 你看我不是混得好好的吗?”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认同 , 甚至在沮丧时采用 , 可能就犯了“诉诸个体”的认知谬误:仅仅把个人经验、单个事件作为依据进行论证 。 因为混得好与青春期被揍之间可能没有必然联系 , 而同事的成长经历中存在哪些特殊因素 , 在这段对话中没有被发现和描述出来 。
陷阱3:专家说的就是对的吗?
某某专家谈育儿 , 某某专家聊学习……很多人没有耐心仔细看完一篇文章 , 但是却记住了权威说的某一句打动自己的话 。 把专家的只言片语当作真理 , 却不去了解他得出观点背后的证据和论证逻辑 , 犯的则是“诉诸权威”的谬误 。
比如 , 前段时间 , 有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在文章中写道:父母发脾气没问题 , 但要记得道歉 。 这种观点击中了父母们既想控制脾气又倍感无能的沮丧 , 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父母赞同:没事 , 打完骂完道歉就行 。 可惜的是 , 其中不少父母根本没有去梳理专家背后的逻辑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可能会造成困境的地方 。
陷阱4:育儿道理很可能被断章取义
我们常用名人名言来鼓励自己激励孩子 , 却不知道这些话早就被断章取义了 。 比如 ,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后面其实还有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 ”比如 ,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 ”后面还有一句:“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 ”比如 , 《庄子》:“吾生有涯 , 而知无涯” , 后面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 , 殆已 。 ”
当人们用这些观点作为育儿证据链中的一环时 , 可能根本没有想到 , 一开始大家就理解错了 。
陷阱5:你的预设是真的吗?
孩子本来就不会爱学习 , 孩子天性就很懒 , 学习是很苦的事情 , 所以 , 我们该逼一下就得逼一下 。 当我们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时 , 很可能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 这个预设是真的吗:孩子真的天性不爱学习?孩子天性就很懒?学习是很苦的事情?许多我们以为是真的未必是真的 , 就算是真理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 , 何况还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呢 , 还是再慎重一点更好 。
陷阱6:造成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吗?
“父母常说的这句话 , 是孩子自责、抑郁的元凶”
“妈妈如果做对这件事 , 孩子越长越健康”
“因为有这样的妈妈 , XXX……”
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 , 都不是他人轻易用几个因素能推论出来的 , 若是把这些结论广而推之 , 反而可能离真相很远 。 一个事情的发生是在整体环境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带来的结果 , 过度强调一、两个因素的影响 , 是一种“简化因果”的逻辑谬误 。
陷阱7:非黑即白 , 非此即彼 , 非对即错
孩子喜欢把人分成好人坏人 , 把事情分成好事坏事 , 其实成年人在思考时也会带有这种残留物 , 尤其是面对烦恼、棘手的事情时 , 这种“虚假两分”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