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孩子刚从语数外补习中探出头 又钻进音体美培训的怪圈?
文章图片
“双减”政策落地,以往遍地开花的学科类培训急剧减少 。没想到,孩子们刚从语数外的课外补习中探出头来,马上又被体育、艺术类培训团团围住 。有媒体调研发现,最近艺体教培市场异常火爆,且乱象横生 。
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艺术审美,本来都是好事,此前也有很多社会机构提供相关培训服务 。问题是,“双减”之后,大量机构扎堆转型于此,把其当做新的教培利润点,又玩上了熟悉的套路 。比如渲染竞赛焦虑,号称某某技能可以加分、助力择校,孩子不报班便将落后云云,大有裹挟家长继续“内卷”之势;此外许多机构仓促转型,课程杂乱无章,师资良莠不齐,个别在校老师挂靠培训机构变相补课等违规现象也屡见不鲜 。
“双减”政策剑指无谓“内卷”之风,为的是全面优化教育生态,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科学的培养模式 。一些机构见缝插针匆匆上马艺体教培业务,看似是要把握教育产业的新风口,实则换汤不换药,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遏制新乱象,一方面必须尽快统一准入门槛,比如场地设备标准、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等,尽可能细致明确,让行业内外都能有清晰的认知 。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严格认证,对乱象苗头严抓狠罚,坚决防止投机分子做大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培训产业也好,教师、家长也好,都只能顺势而为 。过去这些年,广大家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教培“军备竞赛”,砸钱报班、题海战术,搞得人仰马翻 。如今,“双减”积极为社会卸下肩上的担子,就是要让家长们摆脱“将培训当教育”的路径依赖 。应当看到,“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相对于加分、排名,培养良好的生活能力、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体魄,尊重和发现孩子的禀赋、才能、爱好,才是在“减”的同时,最应当“加”上的内容 。
【双减|孩子刚从语数外补习中探出头 又钻进音体美培训的怪圈?】当然,“双减”是一个不断探索磨合适应成熟的过程,也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正向鼓励和支持 。比如当下最现实的,“双减”后,压力小了、时间多了,孩子们该去哪儿?如若不想让他们被花式培训围猎,城市公共场所就应给予足够的活动空间,相应的文体活动也应更加丰富 。多做一些调研,多做一些引导,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撑强化政策的可行性,家长们才能更踏实放心,钻营之徒才不会有作乱的空间 。
(责任编辑:杨卉_NQ4978)
推荐阅读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培训机构|“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过程|“双减”后的首个学期 期末考试“玩”出新花样
- 青少年|以闲暇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 儿童福利院|泪奔!山东这位“妈妈”,养了1029个孩子
- 陌生人|孩子不愿与人打招呼,就是没礼貌?原因没那么简单!
- 时间|寒假直播伴读|每天35分钟,21天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 攻略|表扬孩子也有技巧?这份攻略快收藏!
- 青少年|9岁是孩子成绩分水岭的关键年, 耶鲁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的启示
- 疫情|给“宅”家的孩子上一堂“劳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