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卷|明朝状元试卷真迹:全文两千多字无一出错,笔迹工整像印刷出来的
自唐朝科举制度开始施行,到今天“考试”彻底融入了我国教育。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考场两小时,却不知学生准备了多少春夏秋冬?谁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谁便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关于考试,老师和学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最基本的一条,卷面要工整,字体要整洁。
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远在大明时期,想要考中状元除了要胸有韬略,字同样也要写得好看。
文章插图
比如今天介绍的这张明朝25岁状元试卷,全文两千多字无一出错,笔迹像是印刷出来的。
大明状元卷
首先需明确,状元卷为殿试卷。为了方便理解这份状元卷的可贵之处,我们需要弄清楚明朝时一位考生,到底要经历多少场考试才能进入殿试,我们分别将其对应现代的学生考试。
首先我们假设一位考生名叫无名氏,无名氏在家里人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自己考试之路。首先无名氏需要被老师认可,经老师举荐后可参加童试(相当于小升初考试)。
很幸运,无名氏通过了童试,他接着要准备院试(相当于中考)。院试又分为“岁试”与“科试”,岁试是入学考试,跟中考一样,通过了岁试便可进入高中,每个月要举行月考。
文章插图
月考便相当于“科试”,只有成绩优胜者方可进行下一轮考试,而若成绩极差一直年级垫底,会受到处罚,甚至被取消生员资格。
无名氏通过了岁试成了一名秀才,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无名氏科试成绩出众,被举荐参加了乡试。
乡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古代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旦没考过还要再等三年,很多人一辈子就卡在了乡试上。
【 状元卷|明朝状元试卷真迹:全文两千多字无一出错,笔迹工整像印刷出来的】通过乡试奖励是丰厚的,无名氏通过了乡试,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举人。成为举人就意味着拥有了做官的资格,相当于现代学生通过了高考,拥有了本科学历一样。
文章插图
乡试之后便是会试。值得一提的是,乡试每次考试大概会录取全国1000名考生左右,而会试则只录取两三百人。倘若通过会试,便能便能晋升为进士。
成为进士基本上就可以等着国家给分配工作了,故而会试大概相当于现代的研究生考试。
再说最后一个考试——殿试。无名氏在一千多个考生中杀出重围成为进士,之后来到了最后一轮考试。最后一个考试一般会在每年的3月15日举行,试题由内阁大臣拟定,树最后由皇帝圈定。
文章插图
注意,在这场考试中不论考得好不好都不会被赶回家,只是排一下名次,让皇帝知道这群人中谁的成绩最好。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试大概相当于攻读博士。
说到此处,大家应该明白这份状元卷的可贵之处了。他能在全国各地集聚的精英之中脱颖而出被皇帝认定为第一名,可以说这份状元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学子的顶点。
状元赵秉忠
这份大明状元卷补全了我国宫廷档案的空白,是我国研究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整张状元卷洋洋洒洒2460字,字体为方形小凯,横长268厘米,为19折册页,是我国大陆唯一一份状元试卷。整张试卷看起来工整整洁,字体间距相等,就好像印刷的出来一样。
推荐阅读
- |大学老师阅卷“捞人”火,神技能上线,真正的“海底捞”!
- 考试|0分小学生试卷走红,教师看完啼笑皆非,稻子:我也很无辜啊!
- 历城|大学老师批改期末试卷情绪崩溃,怒骂学生:确定来上过我的课吗?
- 大学生|学生“鲸落字体”又走红,字迹清晰唯美,阅卷老师都不舍得扣分
- 考试|为什么高考要用“2B”铅笔涂卡?当电脑里看到试卷后,才恍然大悟
- |多省已经完成初试阅卷批分啦!!这所学校报考人数涨了一倍...
- 教育|“双减”后首个期末考,把孩子们“难哭”的试卷在传递什么信号
- 滨州|“风水轮流转”,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中国学生不厚道地笑了
- 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
- 数学|黑龙江状元放弃哈工大本硕博连读,选择复读,最后考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