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赛道继续卷起来?请不要相信隐秘的捷径( 二 )


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但是,身边“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考了高分、考了大学出来,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一败涂地、一塌糊涂的,仍是不少。可是,为什么我们许多做父母的,眼睛仍然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一叶障目,而看不到其他的呢?
孩子的成绩、成就当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这两年,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也没少受到诟病。
很多父母,连最起码的幼儿园小朋友都会懂的礼貌、规矩、尊重他人都教不了,自然也谈不上教给孩子自尊、自信、勇敢、快乐,孩子只是一支弦上的箭,只要这支箭射得够远够快,就足够了。
甚至,就只是照葫芦画瓢,别人家的孩子学啥也学啥,至于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去认真学习的还是打酱油的,就听天由命,不去想那么多了,脑子里完全是糨糊。
换个赛道继续卷起来?请不要相信隐秘的捷径
文章插图
心直口快的索索妈妈就说,她专门问了班上考第一的孩子妈妈,人家从小学就报了线上英语和线下数学,所以,她也给索索报了同样的英语和数学,但是,气人的是,花了同样的钱和时间,人家孩子是第一,她孩子就是中不溜的成绩,这怨谁呢?
不单单是学习上,考第一的那名小姑娘,性格也开朗活泼,多才多艺。而索索妈妈说,自己的儿子,一米七多的男孩子,性格比女孩子还腼腆,不爱出门,不爱和人打招呼,暑假里,迷电脑迷手机迷游戏,让他去打球,赶都赶不出去。愁人!
花同样时间和精力、财力,成绩、成就却天壤之别的,还有很多很多。教育只是一方面,父母和老师要看得到孩子天赋、个性、悟性的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数学家Anna在女子自行车公路比赛中摘得桂冠,成为东京奥运会最大黑马之一。Anna参赛,没有教练,没有队友,仅凭一己之力碾压荷兰名将,获得冠军。
“我习惯像学数学那样独立思考,自己制定所有的计划,每天摄入多少碳水,喝多少水……我挺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我不是那种只会脚踩踏板的骑手,我要当自己的教练。”在最后几公里,她说:“我满脑子都在回忆家人对我的鼓励……”
最让人感动的是,夺冠后,在被问到未来规划时,Anna非常坦诚地说:“我只想继续过我现在的生活,我想赶紧回到奥地利,回到我家人身边,他们根本不在乎我脖子上挂着什么,他们爱的是我这个人!”
爱孩子而不是其他,全然接纳、鼓励、支持,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启蒙教育,比起学校教育、辅导班,更重要,也更影响深远。
找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路
“双减”后,我也听见另外一些声音,“不让报就不报,省省钱吧!”以及,“你觉得没必要,我们这一对一都预订不上了!”“只要我们家长能力范围内,不能拖孩子的后腿!”
只是,从前是热热闹闹,公开的,理所当然的,现在变成了隐秘的,含含糊糊,躲躲闪闪的;从前是大部队一起,浩浩荡荡,现在是散兵游击,犹豫、观望、疑惑的;初衷倒是不变,都想要走一条终南捷径,让孩子的人生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我也是一位没有多少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的妈妈,很能理解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但是,孩子的学习真不是花钱就能搞好的事。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起码,孩子在学习上,是自觉自愿,是勤奋努力的,而不是赶鸭子上架。
但现实是,在家长的意愿下,孩子在课堂和辅导班及线上班之间连轴转,除了让孩子身心疲惫,家长老师也一样压力山大,并且,我们习惯地把责任归咎于各种外因,却茫然地发现,取消了培训班,严控了网络游戏,许多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如愿好起来,家长依然在各种问题中心力交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