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以改革求解区域教育难题

有教育活力 , 才有教育质量 。 区域教育的活力来源于政府管理积极性、各方力量参与主动性、学校教书育人能动性等各方面 。 而教育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 已然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自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四川天府新区以来 , 公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的第五位 , 吸引60余万人口来新区创业发展 , 基础教育供给实现倍增 , 优质学校越来越多 。 在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 , 天府新区从2014年成都市22个区(市)县“垫底”跃升到2020年成都市23个区(市)县第一 。 回顾七年历程 , 我们发现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制胜法宝 。 七年来 , 我们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 准确把握区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 走出一条以改革求解教育难题的道路 。
教育局长首要职责是建机制 , 学校活力主要看放权 。 2014年建区时 , 源自国家级新区城市蓝图对人口的吸附效应 , 天府新区出现产业化人才纷至沓来、高学历落户直线攀升的盛况 , 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设者都是教育的服务对象 , 而当时学校学位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 “装不下”“教不好”成为新区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 。 为此 , 我们积极探索以财政资金为杠杆、以教育资源为载体 , 创新建立“规投建管办评”区域教育发展机制 , 大胆放权 , 有效破解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难题 。
政府主导布局规划 。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公建后产业的发展理念 , 天府新区以区域常住人口规模测算和配置基础教育学位 , 新城市区域的学校原则上由开发商配建 , 城市化率高的旧城区域采用调整用地性质保障学校布局 , 按2035年服务235万人口 , 锁定375块教育用地 。 多元分类筹措资金 。 根据区域学位供需情况 , 提出开办计划 , 根据开办计划推进学校建设和筹备工作 , 政府、国企、开发商按责分类筹集资金 , 用于基础建设、二次装修、设施设备配置和自主办学运营 。 统一学校建设标准 。 按照“设计有品位、建筑有特色、文化有标识”的公园城市学校形态要求 , 出台学校建设移交标准 , 提前组建学校筹备组 , 按照移交标准和办学特色 , 深度参与学校基础建设、二次装修等 。 政府负责宏观管理 。 将党建、招生这两项维护区域教育生态的关键大事紧紧抓在教育部门手中 , 将人事、财务等权力大胆下放学校 。 创新自主办学模式 。 大力推行学校自主使用资产、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支配经费和自主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 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 。
公办、民办都是社会主义学校 。 我们以系统党建为抓手 , 完善党对教育领导工作新形式 , 以系统思维丰富党史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 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构建统一管理的党建工作体制 , 领导和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党建工作 。 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应建必建率达100% 。 推行党组织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在教育集团设立综合党委 , 承担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职能 。 教育系统77个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2021名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
构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系统落实机制 。 强化高中思政课、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建设 , 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 家校社联动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 打造公园城市展示厅、丁地平烈士故里等党史教育基地14个 , 组织30余所学校近万名师生参加党史主题研学活动 。 开展“先锋党员校园行 全员共育话党恩”活动 , 首倡党员爸爸、党员妈妈、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医务工作者、公园城市建设者等进校园 , 共讲党史“百堂课” 。 以十万学生 , 带动十万家庭 , 全域全员学党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