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半月谈 | 教育“双减”:疗效还在观察中

教育领域“双减”政策出台后 , 有的家长长舒一口气 , 也有很多家长有些手足无措 , 一些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现实问题还没有完全明晰 。 这也说明 , 教育市场中学科类培训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 , 家长对于政策的急转弯反应不过来也是客观现实 。
就在政策出台不到一周 , 一二线城市中 , 招募全科住家家教、长期家教的“英雄帖”在社交媒体上四散开来 , 一年“30万元起”的聘用高薪 , 让围观的普通工薪阶层惊叹不已:“我们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补课 , 有钱人已经把补课老师请回家一对一授课了 。 ”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回归教育本质” , 为内卷旋涡中的学生与家长松绑、减负 。 “辅导班停了 , 请不起的家教又来了” , 家长开始担心 , 一旦教育资源变成了根据家境流动 , 有钱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垄断优质的教育资源 。
这种担心与过去反对校外培训的理由如出一辙 。 此前的观点认为 , 当孩子们面对大学统一录取考试时 , 部分因家庭贫困无法参与补习的孩子失去竞争力 , 甚至可能会因为没有机会获得良好教育 , 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 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
此次“双减”政策要求取缔补习班 , 就是要从源头整治问题 , 重塑教育生态系统 , 抹平教育差距 。 从现实来看 , 校外培训未能禁绝 , 只是在政策“红线”划定区域以外 , 由多变少、由明转暗了 。 一些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校外培训从公开转为私下交易 , 很有可能造成价格扭曲 , 滋生黑市、黑中介 , 带来新的风险 。
眼下 , “双减”政策执行细则尚未落定 , 各地在政策落实中走形、变样的现象已经有所显现 。 比如 , 有的“鸡娃”家长在所在地无法补课 , 就组团赶赴异地补课;有的培训机构做不了学科培训 , 竟然摇身一变搞起培训家长的课程来“曲线救国”;有的地方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扫黑除恶专项考核……
政策传导总有扩大效应 , 松一点就可能松很多 , 紧一点就可能卡脖子 。 有人认为 , 强迫学校不补课、培训机构不上课 , 无法抹平教育差距 , 也不能真正达到减负目的 。 有人认为 , 不是政策不给力 , 而是落实不到位 。 有人认为 , 只要中高考制度不变 , 该补的课还得补 , 该上的课还得上……角度不同 , 立场不同 , 但只要是教育问题 , 各方都“想说话”“有话说” 。
教育问题无比复杂 , 与之相关的任何一个变量 , 都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 , 牵一发动全身 。 教育问题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会有所表现 , 同样 , 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也有相应的映射 。 很多问题 , 与教育相关 , 却不是一个教育问题 , 或者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
为什么中国学生负担这么重 , 家长负担这么重 , 校长老师负担也这么重?这个问题必然与教育相关 , 但又不完全是一个教育问题 。
中国人口多 , 就业压力大 。 在既定的社会保障机制下 , 找不到工作往往意味着你的基本生活会出问题 , 这就决定了老百姓必须通过教育来竞争饭碗 。
“减负”要减学生、减家长、减校长的课业负担 , 但也要减掉他们的后顾之忧 。 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的思维推进更完善的社保体系支撑 , 还需要在中观层面对社会各阶层利益进行动态平衡调整 , 打破阶层固化和社会自由流动的板结 。 所以 , 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 , 往往来自整个社会的公平 , 特别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竞争公平 。
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提醒我们 , 教育是一个复杂问题 ,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 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以及执行效果仍需要观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