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再见,重点班( 三 )
文章插图
对家长们是好消息吗?
尽管取消重点班是一项新政策,但如前所言,其实这一精神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下达了。
上海的家长更不用多担忧,因为上海早就开始这么做了:2004年,上海在高中阶段有33所市重点中学,但也是从这一年起,上海人熟悉的“市重点”、“区重点”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高中。至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班(俗称的“快慢班”),多年来早已取消。
我也是和一些外地朋友谈过才知,重点班在现实中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各班原则上按分数排座位,考分高的学生获得不被老师安排的自由权,即自主决定坐在哪个位子,以及自愿下调的自由选择权。
这些微小的特权,都是校方为了激励学生展开学业竞争所采取的变通做法,以便最终提升本校的升学率,但这不仅加剧了内卷的焦虑,常常也扭曲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有的老师甚至觉得小学就“完全可以设快慢班了”。
因为她观察下来发现,即便在小学里,孩子之间的两极分化也已挺严重了:只要老师选一套有点难度的试卷做单元测试,马上分层就很明显了:全班55人,90分以上的只有七八个,整个学期每次都90以上的只有两三个,而低分的甚至都有只考30分的,还有查字典学了五六回都不会的学生。
文章插图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就是开窍晚,学习进度跟不上;另一些孩子又吃不饱,其结果是老师没能讲透,这些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
落实到现实中,老师就只能主要照顾中等学生,尽量让有困难的孩子学会,对拔尖的孩子反而倒不会多操心了。
这早就不是秘密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国内更偏重均衡发展。
2012年,哈尔滨69中初三13班的孩子与丹麦奥胡斯市一所典型公立中学的9年Z班PK,结果发现:中国学生整体表现更胜一筹,大多集中在中段,两头尖——特别优秀和特别差的都很少,而丹麦孩子则相反,个性突出,有更多表现优异的学生,但远低于平均值的差生也较多。
可想而知,现在取消重点班,会进一步强化中国教育的这一特点。
对绝大部分家长来说,这可能都是个好消息,毕竟拔尖的孩子是少数;可是那些有特异长处孩子、又或你想培养孩子有异于常人的优长,该怎么办?
在“双减”之后,皮球就又踢回到了家长脚下。指望老师开小灶、特别点拨或许都比以前更难了,但与此同时,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又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家长如果想要自家孩子将来出类拔萃,躺平仍然是不行的。
这倒不是说现在家长得赤膊上阵,自学所有科目,取代以前补课老师的角色,而是说,家长得更深入地了解自家孩子,及时察觉并挖掘他真正的兴趣所在,陪伴他,给他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好好地利用双减之后孩子多出来的时间。这当然很难,但却是更值得做、也只有父母才能做的事。
【重点|再见,重点班】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作者维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推荐阅读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备考|大学毕业是该直接去上班,还是安心备考公务员?
- 培训机构|“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大学|班主任邀请学生参加婚礼,家长统一发1000元红包,隔天看微信愣住
- 素养|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班主任坦言:双减后,容易逆袭成学霸的孩子,父母都做对了一件事
- |学生有问题,班主任能随意传家长到校吗?
- 大学|回校看望老师的是哪类学生?班主任说出实话,“学霸”基本不会来
- 大学|高一学生期末数学56、物理28,化学41,还有希望考重点大学吗?
- |俩家长利用班级群做不光彩的事情实在太离谱。老师怒斥: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