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地理:单元重构 专题突破
为更合理有效地进行地理学科高考备考 , 可将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9月初至次年3月初进行一轮复习 , 主要进行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 第二阶段:3月初至4月底进行二轮复习 , 主要进行专题复习能力提升 。 第三阶段:5月初至5月底进行三轮复习 , 主要进行综合模拟技巧冲刺 。 第四阶段:6月初至高考前进行考前回扣 , 主要进行查漏补缺和适应训练 。
一轮复习:开展大单元整体学习
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线 , 重在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 拓宽高频考点考查内容的视野 , 形成严密立体的知识网络 。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一轮复习的目标 , 可采用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思路 。
一轮复习中的大单元整体学习 , 首要的是进行学习单元的重构 , 教师可打破原有教材顺序 , 基于学科大概念 , 依据课标 , 把高中地理内容划分为12个单元:地球地图、大气与大气运动、水与水体运动、地质作用与地貌、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人口聚落与区域发展、产业与区域发展、交通与区域发展、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 。 每一个单元都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迁移提升”为特点创编了单元学程 , 单元学程从核心价值出发 , 紧紧围绕学科大概念 , 通过整体构建、探究迁移、拓展过关三个学习阶段 , 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学科知识与逻辑、应用与生成、价值与意义 , 在自主学习、建构生成的整体学习过程中 , 养成地理学科思维能力 。 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
二轮复习:“大专题+微专题”突破盲点
二轮复习在巩固深化一轮复习成果的基础上 ,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科素养方面的不足 , 设置微专题 , 力争突破知识、能力盲点 , 找准增长点 , 实现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养成 , 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效果 。
二轮复习采用“大专题+微专题”的复习方法 , 设置等值线、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貌与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乡村振兴、重大工程、城市、区域生态问题、环境保护、开放观点设问、图表判读等12个大专题 。 在大专题之下 , 辅以微专题突破 , 如“地球上的水”部分 , 设置“水循环与水平衡”“河流特征”“湖泊的形成与变化”等3个重点微专题 。 在该阶段 , 教师将高频考点穿插到专题中 , 如将“地理过程”分别穿插于“地球上的水”“地貌与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中 , 将“原因类”“措施类”问题融入“区域生态问题”部分 。
我们在“区域生态问题”大专题下设置了微专题“热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结合二轮复习学生实际 , 还设置了自主命题环节 , 提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文字资料 , 让学生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各地市模拟题 , 合作命制符合高考要求的题目 , 为部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
三轮复习:模拟高考开展训练
三轮复习通过模拟高考 , 开展有效训练 , 指导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围绕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 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 提高应试水平 。
教师要结合一轮二轮大数据 , 整理学生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点 , 找准知识原理方面的问题 , 选择接近高考实战的模拟题目 , 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 , 基于空间关系原理考查地理联系 , 聚焦区域表现考查地理过程 , 通过训练、讲评 , 完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形成规范表述的能力 。
三轮复习多采用“模拟训练+热点专题”的形式 , 在模拟题中适当涉及最新热点事件 , 如北美超级寒潮、非洲蝗灾、长江洪涝等自然现象 , 伊犁高速百里绿色走廊、日本核污水排放等生态问题 , 二线城市人才大战、延迟退休、共享员工、生育政策调整等人口问题 , 二十四节气、传统酿造工艺、竹料手工造纸、纸扇等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
推荐阅读
- 学期|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考试试题单元测试题期中测试题期末试题汇总
- |【50页】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高频考点,考前必背!
- 传统|观点碰撞|智慧教育新生态:如何对传统学习场景进行重构?
- 重构|软硬件进校园,“双减”后教培机构发力智慧教育
- 识别|初中化学全册学霸笔记(1-12单元),知识大全精编!
- 考试|【50页】高考地理再难也不过这些核心考点,掌握住,考试不再愁!
- 鲜花|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分享如下
- 齐鲁|齐鲁名师工作室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烟台开发区二中顺利举行
- 网络|初中化学期末重要知识梳理,含高频命题点整理(1-7单元)
- 中小学|高中地理主观题解题模板大全,吃透它,轻轻松松就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