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研究生和导师的相处之道,除了技巧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3年,在读研期间,和导师的接触一般来说是最多的,除了少数老师属于一年见不到几面的。
和导师融洽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技巧只是一时起作用,比起技巧来说,以下几点可能更重要。
【导师|研究生和导师的相处之道,除了技巧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文章插图
01 务实不务虚
读研期间,会涉及很多事情,比如写论文、发论文、调研、完成课题等等。这些事情都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完成的,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
很多研究生对待导师安排的任务眼高手低,口头上答应地很好,后面就没有回音了,或者是完成的质量相对较差,这样,之后可能就不会有重要的任务再安排给你了。
文章插图
02 多主动少被动
导师一般教学、科研的工作较多,有的导师还有行政职务,所以很多事情研究生要多主动一些,不要等着老师找你。
比如,论文开题之前,要写什么,什么思路等等,最好提前与导师沟通商量。不要等到学院要求的最后期限才交给导师,至少要留出几天导师批阅和修改的时间。
特别是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论文提交、答辩等等环节,自己要提前安排,与导师多商量沟通。
文章插图
03 多沟通,多了解
刚开始与导师相处,还不熟悉导师的性格时,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
这时候要换位思考一下,找到问题的所在。
很多时候,可能是研究生们害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或存在的困难,双方存在一些沟通障碍,特别是在网络上用一些软件交谈时,出现误解等问题较多。
所以找个合适的机会,多与导师交流,把问题解释清楚就好了。
文章插图
导师的性格千差万别,研究生们的性格也是大不相同,学会与自己的导师融洽相处,会让自己受益良多。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培训机构|考研复试这样准备,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距离感|声音对学习有多重要?能提升专注力和模仿准确度!
- 毕业生|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新动向?
- 高学历|西安一研究生私自离校,跑路方式出乎意料,这就是高学历的素质?
- 大学|大学哪些专业对身高要求?这6类差1cm也报不上,家长和学生要清楚
- 维修|把专业和课堂建在“产业链”上
- 合理安排|注意!寒假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