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生死一念间

地震时,如果不幸被掩埋在废墟下面,应该怎么办?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只有绝不放弃,才能获得生的希望 。
废墟下的十三个日夜
2003年12月26日凌晨,一场里氏6.3级的地震降临伊朗巴姆古城,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下不幸遇难 。但一个叫贾利勒的57岁男人, 却在废墟中顽强坚持13天后终于获救 。
在黑暗中的这310个小时、近19000分钟,贾利勒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等待与希望,可以说是他全部的精神支柱 。
先从他遭遇灾难的时候说起吧 。地震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25日,贾利勒来到了巴姆城,他的家在距巴姆城20千米之外的一个小村庄 。这次进城,除了看病,他还想顺便看望一下自己住在城里的妹妹 。
12月26日凌晨,地震发生了 。贾利勒当时正在城里的一家医院住院 。震过后,他的妹妹和几个亲戚一起,跑到医院寻找贾利勒,却发现整座医院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
“哥哥,你在哪里?”妹妹和亲戚们一边高喊,一边和救援人员一起在残垣断壁中寻找 。他们找了半天没找到贾利勒,于是只好在失踪人员名单上登记了贾利勒的名字 。

其实,贾利勒此时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不过,他并没有遇难 。
原来地震发生时,医院的住院大楼发生了严重垮塌,睡在病床上的贾利勒,身边正好有一个大衣柜,衣柜倒下来将他罩在了里面 。
这个大衣柜,不但帮他抵挡了坍塌的房顶,而且衣柜的空间还为他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气 。
但如果只有空气,没有水,人一般也很难存活三天 。幸运的是,衣柜罩住的地方,有一小桶水 。这一小桶水,有可能是病房用来清除垃圾的水,也有可能是哪个护士用完没提走的水,反正它却成了贾利勒的救命之水 。
没有人知道在废墟下的13个黑暗日子,贾利勒是如何渡过的 。
嘶喊几个日夜期待救援、用手挖地上的泥土充饥、背诵波斯著名诗篇以驱除无边的孤独 。
贾利勒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他顽强地与黑暗、孤独、饥饿做着不懈的斗争 。
13天后,当人们挖开废墟,打开大衣柜,从碎石破瓦中将贾利勒拉出来时,他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身上多处肌肉腐烂,散发出刺鼻的恶臭 。当人们发现他还活着时,都惊呆住了 。

“你叫什么名字?"人们呼唤着这个坚韧的生命 。
“贾利勒 。”贾利勒努力睁开眼睛,气如游丝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随即便陷入了昏迷之中 。
获救后的贾利勒,立即被送到巴姆的国际红十字会医院救治 。他的主治医生迈赫迪 ·沙杜什感慨地说:“这真是个奇迹!在这十几天中,他没有一点粮食,只有水,然而他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在医院的抢救下,贾利勒基本恢复了知觉,他会偶尔睁开眼睛,而且能够轻微地呼吸 。
不过,由于双肺炎症和严重脱水,贾利勒最终还是在获救一周后离世了,但他顽强不屈的意识和对生命的不懈追求,给世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绝不放弃,绝不轻言放弃,是这场大地震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当身体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当死神随时都会夺走宝贵的生命的时候,不要灰心,不要绝望,要始终保持强烈的生的希望,要始终相信奇迹很快会发生,生命很快会获救......
生命是伟大的,不过,比生命更伟大的,是生的希望!
废墟下的读书声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之中,其中一个叫邓清清的初中女孩,在地狱一般的漆黑世界中,依靠坚强的意志苦苦支撑并最终获救 。
邓清清所依赖的,还有她所钟爱的书本 。
大地震发生时,邓清清所在的学校教室瞬间垮塌,她被一下子埋在了漆黑的废墟中 。在等待救援的漫长过程中,邓清清感到十分害怕 。所幸的是,她的书包和她在一起 。书包里,有她钟爱的书本和一支手电筒-一平时,她都会把手电筒放在书包里,并经常在傍晚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打着手电筒看书 。又冷又饿的邓清清在感到害怕时,便拧亮手电,打开书本,依靠知识的力量来排遣心中无边的恐惧和寂寞 。
当邓清清被武警叔叔救出来时,她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 。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流泪,班主任老师一下子搂住邓清清,泪流满面地说: “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

还有一个孩子,靠着非凡的勇气活了下来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发生地震时,这名12岁的女孩正在厨房做饭,她做了满满一大盘米饭,还没来得及吃,地震便发生了 。幸运的是,厨房的屋顶并没有完全塌下来, 未倒的屋顶,给她留了一个小小的生存空间,使得她能够有足够的氧气呼吸 。更幸运的是,她身边的那盘米饭还在,饿了,她就用手抓一把饭送到嘴里 。12岁的她,就靠这盘救命米饭支撑了5天,直到救援人员打开废墟,将她从黑暗中救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