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收集家长信息有必要,但不能过头
文章图片
近期,全国多地有家长网上建言,呼吁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 。对此,教育部门回应正在研究优化 。
为什么收集家长信息会引发争议?主要原因是家长担心老师“看人下菜碟” 。此前,也确有个别失德老师以家长收入嘲讽学生的极端案例,给家长们平添了几分焦虑 。不少人担心自己的职业差异、职务高低、财富多寡被公开和放大,会影响到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
家长们的担忧可以理解,不过,中小学收集家长信息本是出于什么考虑呢?算起来,一个孩子的在校时间,少则半天,多则八九个小时 。从知识学习,到餐饮运动,再到人身安全,大事小情都要由学校负责,校方登记家长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至于父母从事什么行业,关系到工作时间安排,家中谁主要负责照顾和辅导孩子等等,了解得详细一些,也有助于更好地看护和教育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孩子更多关心帮助 。本质上,这也是家校沟通互动的方式和手段 。
对此,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接受也都愿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信息收集是有边界的,遵循的是必要原则,跟把学生家庭情况摸个底儿掉是两回事 。着眼当下的争议,家长们真正抵触的恰恰是“过度”二字 。一些学校啥都想了解,一些老师啥都想打听,“家长有没有当官的”“父母一年能挣多少”……有的没的采集一通,话里话外不无“势利”意味,当然会招致相当反感 。
对家长信息,学校该采集什么,不该采集什么,采集之后如何规范管理、杜绝滥用,乃至班级群中是否应该限制少数家长故意炫耀权势财富学历等等,其实都值得好好讨论 。围绕“服务学生”这一核心诉求,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收集和用好必要信息,并制订出更为清晰的规矩,才能消除无谓的误解,也不给某些人“看人下菜碟”提供可能 。
【中小学|收集家长信息有必要,但不能过头】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支柱,不能抱着彼此猜忌的心态交流 。任何一种优化,都应致力于让双方沟通更顺畅、联系更紧密,家校关系更加清朗和谐,才能助力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
(责任编辑:杨卉_NQ4978)
推荐阅读
- 考研|95后家长有苦难言,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新型啃老悄然而至
- 中小学生|湖南规范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
- 疫情|青岛市教育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将分期分批对外开放
- 考试|学生迎来重大消息,中小学或将面临大调整?资深职业人给出答案
- 大学|大学哪些专业对身高要求?这6类差1cm也报不上,家长和学生要清楚
- 大学|班主任邀请学生参加婚礼,家长统一发1000元红包,隔天看微信愣住
- 中小学|吕梁: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提高
- 中小学生|香港加强中小学生基本法教育
- 中小学|云南考生注意!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笔试)时间有变
- 手机|家长领路帮孩子管理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