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文章图片
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文章图片
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文章图片
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文章图片
安徽师范大学|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数学会得心应手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第1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看了我上篇文章的同学 , 现在是否豁然开朗?如果你还没阅读 , 建议你还是先回头看一看我的上篇文章《初中几何 , 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 , 数学会得心应手》 。 如果你认真阅读了 , 相信一定能对你有所启发 , 帮助你改进数学学习方法 , 并且至少初步解决我们大多数同学最头疼的问题:面对一道几何题 , 从何入手 , 如何去思考?
自从文章发表后 , 收藏量和转发量不断攀高 , 不少同学电我表示写得太好了 , 但希望我能对后两步学习方法再多举些例子 。 今天我们就先以等腰三角形为例 , 来进一步擅述我前篇文章总结的后两步学习法:第二步“如何去思考”以及第三步中的“理论知识点归纳法” 。
也许有同学会说 , 网上有那么多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你这有什么不同吗?是的 , 我的不同就是结合了我自己的“如何去思考”以及如何去归纳整理的方法 。
根据我们初中学过的理论知识 , 我们先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归纳整理如下:
1、定义法: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2、判定定理法: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
3、“三线合一”法:
①在一个三角形中 , 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中线重合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②在一个三角形中 , 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高重合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③在一个三角形中 , 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与该边上的高重合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4、其他方法:有两条角平分线或中线、或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不常用)
通过以上排序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归类 , 是不是非常方便我们记忆?先定义和判定定理 , 再“三线合一”法 , 最后其他方法 , 符合我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吧 。
等腰三角形
例1、定义法
如图所示 , 在直角梯形ABCD中 , ∠ABC=90° , AD∥BC , AB=BC , E是AB的中点 , CE⊥BD.
(1)求证:BE=AD;
(2)求证: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3)△DBC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图1-1 定义法判断 等腰三角形
图1-2 定义法判定 等腰三角形
(【重要方法】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边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讨论 , 此处不做详述)
(2)证明:∵E是AB中点 , ∴EB=EA ,
∵AD=BE , ∴AE=AD ,
∵AD∥BC , ∴∠4=∠ACB=45° ,
∵∠5=45° , ∴∠4=∠5 ,
又∵AD=AE ,(注意此处“三线合一”的应用)
∴AC⊥DE , 且EO=DO , 即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如何去思考】 本题第(3)问要求证△DBC为等腰三角形。 上面我们归纳了很多种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 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题目中△DBC没有高和中线 , 也没有关于△DBC每个角的度数能够求出来 , 所以不能用判定定理和“三线合一” , 我们只能利用定义法证明 。 而定义法需要两个边相等 , 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1)(2)问的结论 , 解题方法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