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从大学理想到摆脱焦虑,70年来华东师大教授们如何谈教育( 二 )



华东|从大学理想到摆脱焦虑,70年来华东师大教授们如何谈教育
文章图片

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名誉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顾泠沅 。
2021年的又一个寻常夏日 ,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77岁的顾泠沅在华东师大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介绍了在上海持续开展了45年的数学教改实验——青浦实验实施的过程和成果 ,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经验” 。
抵抗教育的焦灼
同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 , 曾10次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领队并7次夺冠的“七冠王”总教头提出了对数学竞赛的思考:“数学竞赛内容在被普及的同时 , 就失去了‘选拔’功能 。 ”
这位演说者 , 就是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主任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 。

华东|从大学理想到摆脱焦虑,70年来华东师大教授们如何谈教育
文章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 。
关于数学竞赛所呈现的“全民化”趋势 , 熊斌认为:“正如体育运动一样 , 全民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 , 而专业运动员则要求有成绩的突破 。 同样地 , 从数学普及功能而言 , 数学竞赛题完全可以面向广大中小学生;但从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角度而言 , 数学竞赛的确只适合于有浓厚兴趣和较强数学能力的少数学生 。 ”他认为 , 强求大多数学生投入到高水平的数学竞赛训练中 , 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
教育生态的竞争加剧 , 已发展为全民的教育焦虑 。
【华东|从大学理想到摆脱焦虑,70年来华东师大教授们如何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说:“所有的进取心、积极性都是重要而值得鼓励的 , 但不应该全部投入在一个极为单一的目标和狭隘的路径中 。 ”他表示 , 在社会的系统性焦虑面前 , 个人仍然有积极生活和作为的空间 。

华东|从大学理想到摆脱焦虑,70年来华东师大教授们如何谈教育
文章图片

刘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程千千 图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理解和触及一件事:在没有拿到“金牌” , 甚至没有“进榜”的时候 ,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 ”在刘擎看来 , 父母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品格培养上 , 而不是高强度的课程学习 。 孩子更需要学习的是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处理争议、怎么应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怎样在困境中保持尊严 , 仍然可以发现生活的意义 。
(本文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顾惟灵:《中国教育实践改革的“旗手”:孟宪承与刘佛年》、徐笛薇、实习生 季卿卿:《刘擎谈教育内卷:现行培养模式中 , 最缺乏对品格的养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