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劳动教育这堂“课” 成都这样“上”

昨日 , 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成都召开 。 全国30余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齐聚蓉城 , 分享劳动教育经验 。 作为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 , 成都近年来深耕劳动教育 , 不断探索、实践 。 那么 , 成都劳动教育如今进展如何?获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要把土坑稍微挖深点 , 菜苗种上去才能更好生长起来 。 ”上午10点 ,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空中花园的“试验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耕种 。
五年级三班的杜欣润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这样的“种菜课”了 , 熟练使用小锄头刨地除草的他在学校的菜地里已享受过收获莴笋、柚子以及小葱的喜悦:“弓着腰刨地 , 腰很酸 , 流了很多汗 , 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 ”
在成都 , 如今“劳动”已成为学校里的一堂“必修课” 。 “我们把劳动教育安排进课表 , 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 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 。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 目前全市开设了木工、扎染、陶艺、非遗等校本课程120余门 , 各个学校通过开展融合教育 , 形成“一校一清单 , 一校一特色” 。
丰富有趣的课程 , 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 推动劳动教育发展 。 截至目前 , 成都各区市县“因地制宜” , 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 。 如《叮咚生活小镇》《普职融通职业体验训练营》《乡村田园》《农耕园漫游》等 。
“我们学校的农场在‘天上’!”石笋街小学新区三年级的孩子们指着学校的“楼顶”骄傲地向采访人员介绍道 。 对于中心城区的学校而言 , 每一个空间都“寸土寸金” ,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 , 打造出一个3000余平方米的农场 , 学校的老师们花了心思 。
“充分利用教学楼顶 , 我们‘开辟’出了‘天空农场’ 。 ”石笋街小学新区执行校长余军说 , “天空农场”虽然在“天上” , 但都规划着“地上”的事儿 。 “这里有农具博览区、天空农场绿道 , 孩子们不但能在这里认识传统农具 , 了解农具的用途 , 还能体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 ”
课程落地需要合适的“课堂” , 就劳动教育而言 , 成都已经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中 , 推动每所中小学校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 , 每个区(市)县至少建立1个规模以上的综合实践基地 。
除了将劳动实践搬进课堂 , 成都不少地区及学校积极探索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 , 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
“校内发力 , 校外助力 。 成都利用277所国家、省、市研学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 建立起了劳动教育实践专区 。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
【教育|劳动教育这堂“课” 成都这样“上”】特色且扎实的课程 , “生根”于各类实践基地 , 让劳动教育这堂课 , 在成都“遍地开花” 。 数据显示 , 近两年成都中小学生参与校外劳动实践的已有225万余人次 。
本报采访人员 赵子君
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