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只搞研究生教育,可行吗?

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曾考虑过把学校建设成纯研究生的大学 , 然而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 新上任的校长却提出了“本科教育是哥大教育的核心”的口号 。 究竟是什么让哥大“转变心意”?本科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要推荐的程星博士所著《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高等教育研究》一书就此做了详细的阐释 , 本文将撷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
#1
哥大领导多少年来一直认为 , 有世界一流的教授和学科 , 就能做到名牌不倒 。 在20世纪有一段时间居然有人提出要把哥大建设成纯研究生的大学 , 不要本科生 。 提出这个建议可不是开玩笑 , 学校居然还为此讨论了很长时间 。 本科生一天到晚闹事 。 研究生多好 , 教授们光指导一些研究生 , 也不用上本科生的课 , 科研又能出成果 , 皆大欢喜 。 这个逻辑的错误 , 我们下面再谈 。
在本科教育方面 , 哥大多年来一直对本科生宿舍的建设兴趣不大 。 因为哥大处在曼哈顿 , 社会生活非常丰富 , 学生只要坐上地铁 , 20分钟就到了时代广场 , 看百老汇、听歌剧、上酒吧……但是他们忘了一点 , 曼哈顿生活是丰富 , 可需要钱哪 。 如果去看百老汇 , 现在看一场百老汇演出大概前后要花费一百多美元吧 , 一般学生是消费不起的 。 但学校认为 , 学生宿舍关系不大 , 只要曼哈顿生活丰富就行了 。
而且校方对校园里的餐饮和社交设施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 学校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学生上完课以后 , 爱干嘛就去干嘛 , 学校不必提供这些设施 。 于是哥大就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走读大学 。 走读大学的后果是本科生在大学上了四年以后 , 对学校没有感情 。
有一个词 , 我是在研究美国大学时学会的 , 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非常恰当的中文译法 , 叫“the sense of community” 。 Community这个概念指的是 , 大学里的教授(甚至包括教授的家属、孩子)、学生、职员(即行政管理人员) , 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 一所学校会花很大力气营造一种“sense of community” , 就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部分 。 从哥大当时的校园氛围来说 , 这方面显然非常糟糕 , 学生对学校没有认同感 。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 , 没有Community的大学忽视了大学生活的心理学基础 。 美国的大学有两种 , 一种是像常青藤那样的传统大学 , 招收高中毕业年龄的学生 , 另一种大学招收那些在社会上工作过、生活过的非传统年龄的学生 。 哥大属于前者 , 学生进大学时都是十七八岁 , 毕业的时候是二十一二岁 。 有一个电视剧的名字叫《激情燃烧的岁月》 。 大学这四年是人一生当中激情燃烧的岁月 。 这四年可以说影响人的一生 。 如果大学在学生这四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 只是教他们专业知识 , 而不好好花工夫帮助他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健康成长 , 那学生毕业了以后 , 功成名就了 , 他们回想大学四年 , 会想到什么呢?一片空白 。
所以轻视本科教育的后果是 , 校友和母校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 。 从学校今后的发展来说 , 经济后果严重:没有校友会为母校解囊 。 以哥大为例 , 至20世纪90年代初 , 哥大在8个常青藤大学中 , 录取率最高 , 达到1/4 , 而录取了以后只有40%的学生会接受哥大的录取 , 这在常青藤大学中是最差的 。 而且历届学生回馈母校的比例 , 哥大在常青藤大学中也是倒数第一 。 录取率过高、捐赠参与率过低 , 这样的结果使得哥大在各种各样的排名中一直丢分 。
#2
一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 哥大才如梦初醒 , 意识到对本科生不重视其实是哥大发展史上最大的失策 。 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心理学基础 。 我不是说研究生不重要 , 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