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亲子关系从这一“问”开始变得柔软

我做过上千个家庭咨询个案 , 让我常常感慨和唏嘘的是 , 当我问出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时 , 每个来访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表情大都是无措、呆愣、恍惚或者愕然的 。
有好几次 , 我还没开始探讨来访家庭的具体困惑问题 , 家庭成员间只是围绕这个问题开始分享 , 亲子关系就在啜泣、眼泪、叹息、愧疚、破涕为笑、拥抱、释然中发生了冰释前嫌、春暖花开的转变 。
这个问题就是:“宝贝 , 老师记性不太好 , 记不住全名 , 为了照顾我 , 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小名吗?”
“小名?我没有小名的 , 他们从来都是喊我大名的 。 ”“嗤 , 什么小名 , 我不知道 。 ”十之八九 , 孩子会这样回答我 。
而孩子父母的回应则五花八门:“我们家习惯连名带姓喊大名的”“啊 , 上了学就是大孩子了 , 不好喊小名了 , 显得没规矩”“小名啊 , 我想想啊 , 在乡下她奶奶带时一天到晚喊她‘囡囡’ , 我嫌难听 , 早就不叫了”……这些因着情绪失控、厌学逃学、网络成瘾、亲子冲突、自伤自残甚至拿着“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的医院诊断书过来要求做咨询的家庭 , 孩子的小名要不没有取过 , 要不早已被遗忘 , 几乎无一例外 。
这上千个家庭 , 大部分是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主动来咨询和寻求帮助 , 也有极小部分是被公检法部门要求过来做强制亲职教育 。 孩子的年龄从七八岁到十七八岁 , 有的只来一两次 , 有的会见很多次 。 孩子和大人各有各的烦恼和困惑 , 各有各的诉求和期待 , 而我做得最多的只是理解和倾听 , 试着让每个人去自我探索、发现内心真正的渴求 , 试着让家庭成员间彼此去理解对方的感受、看到问题背后的需求 。
【情感|亲子关系从这一“问”开始变得柔软】第一次咨询 , 告知相关规定签署咨询知情书后 , 彼此有个自我介绍的环节 。 这是遵循咨询伦理的需要 , 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保密原则、建立咨访关系的需要 。 在自我介绍环节 , 我常常请孩子告诉我小名是什么 , 还会追问“还有其他小名吗?”“这个小名是什么时候开始喊的?谁给你取的这个小名?”“你可以告诉老师 , 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喊你小名吗?”……从这一问开始 , 我就能感受到咨询室里氛围或多或少的变化 。
开始 , 我只是把自我介绍作为咨询前的流程来走 , 但后来慢慢意识到 , 在他们分享确认彼此怎么称呼会比较舒服自在 , 回忆分享孩子小名的过程中 , 咨询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
现在 , 我更多把这部分作为家庭咨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 是“破冰”的好话题 。 每当看到进来时一脸愁苦的家庭成员 , 只是围绕孩子小名的分享 , 亲子关系就开始变得柔软 , 我的心总会觉得酸酸甜甜的 。
当“小小”“球球”“安安”“宝宝”“小虎”“笑笑”“牛牛”“多多”“小福”……被轻柔地呢喃在唇齿间时 , 所有家庭成员的表情都不再僵硬 。 当追问这昵称的由来 , 取这个小名的用意时 , 父母的眼神会变得温柔 。 相信那一刻 , 他们脑海中出现的是孩子软作一团的小模样 , 初为父母想要把世间一切美好都给孩子的心愿被瞬间点亮 。 而孩子 , 即使假装不屑一顾 , 但竖起的耳朵、亮亮的眼睛、微颤的嘴唇、摩挲的双手、微倾的身体 , 都透露出他们被温柔以待后的茫然、惊讶、困惑、狐疑、羞涩、惊喜等 。
回顾梳理我接触过的家庭 , 我发现那些家庭关系温馨和睦、亲子交流互动融洽和谐的家庭 , 往往能脱口而出孩子的小名 , 无论这个孩子是否成年 。 “欢欢”“妞妞”是常见的 , 也常有“小屁屁”“臭蛋”“三麻子”“黄毛”“阿土”这些土气难听的小名 , 说的人美滋滋的带点儿自得 , 必定还得把这小名背后的家庭故事与你分享 , 与来咨询的家庭无语、迟疑、停顿形成鲜明对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