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高校只搞研究生教育,可行吗?( 二 )


第一,上研究生的时候,学生已经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我不是说过了二十一二岁以后就不燃烧了,但这个燃烧的力度就不太一样了 。而且人过了22岁,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心思就比较多了:要考虑找女朋友、结婚、成家、经济问题、今后的工作、要照顾父母亲……研究生的心思是比较分散的 。
【研究生|高校只搞研究生教育,可行吗?】再者,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研究生读书的目的非常明确 。研究生进入专业时知道今后要干什么,但是本科生不清楚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不大一样,中国学生在中学就分文理科,但是美国大学,如哥大,头两年都不分专业,都要上核心课程,到三年级才分专业 。所以大学是大学生的探索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 。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一群忠诚的本科生,只剩下研究生,那它就剩下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群体 。美国有这么一个传统,因为每一个研究生都是从本科生升上来的,如果他上的本科学校对他很好,他一辈子就记得本科学校 。研究生不会太关心校园生活,而是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学业 。多少年以后功成名就了,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上本科的那个学校 。
对于大学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本科生就像是亲生儿子,研究生就像是从人家家里领来的养子 。并不是说领来的没有感情,但是对学生来说,本科学院好像是亲妈,研究生院好像是后妈,就这么简单 。
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抓住了本科生阶段就抓住了学生的那颗心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美国大学其实最成功、历年辉煌不减的一个真正秘密就是——倾其所能去设计完美的本科教育经验 。在这个精心设计的经验中,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得,而且要让学生在社会、感情生活上满载而归 。这样的学生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境遇如何,都会对母校无限忠诚 。
因此,哥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转变了思路 。新上任的校长提出的一个口号便是“本科教育是哥大教育的核心” 。本科学院的院长上任伊始便做了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提出,把大学的筹资战略、学生的就学经验、情感体验以及未来校友的忠诚这几件事情放到一起去做 。
#3
哥大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把回馈母校当做一种文化来培养,将回馈母校的教育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做起 。哥大新的本科发展战略是:将学生与学校“亲密接触”的14年时间作一个通盘规划,就是把本科4年学习,毕业后10年工作,这14年作为一个框架 。
每年的录取通知书都是4月份发出,一录取完毕,学校的招生办、校友会、本科生院、学生事务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就一起对录取的学生发起攻势,邀请学生到哥大来了解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首先希望被录取的学生能来报到,这样就提高了接受率;其次,对于即将入学的学生,学校在夏天派出教授、招生办、校友会的人员在各地举办招待会,招待新生,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联络,欢迎他们成为哥大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
校友会在夏天的招待会上给每一位新生送一份礼物,即荷马史诗的第一部《伊利亚特》,因为每一位哥大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中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伊利亚特》 。新生还没踏进校门,就觉得学校挺温暖的,觉得从现在开始就成为哥大的一员了!
进到学校以后学生的就学经验在四个社交圈子里形成:与教授和同学的交往形成学术经验,与室友交往形成宿舍经验,参加学生社团形成组织领导经验,与职场中的校友交往得到职业方面的经验和指导 。
宿舍生活在学生就学经验中非常重要 。以前哥大的学生很多都是走读的,到现在哥大本科生住宿率已经达到98% 。哥大希望学生住在学校里,从宿舍到社团形成校园生活的社区,培养他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