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辛德勇读《史记》|“文章尔雅”与笺经释义的《薾雅》( 二 )


需要说明的是 , 今中华书局点校本没有把“尔雅”二字视作书名 , 而我反复斟酌 , 觉得在这里还是读作专名比较合理 。 在这一点上 , 清人陈澧就是持此看法(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一《小学》) 。 至于这个书名在上下文中的具体解读 , 上面已经做了说明 。
清末人叶德炯、王先谦复以“近古”训释“尔雅”二字 , 即援依上述《汉书·艺文志》的说法 , 以“古”训“雅” , 乃谓“古”与“正”字义本相通 , 盖“不近古何以近正”是也(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六《释典艺》) 。
这种说法看似好像颇有那么几分道理 , 可实际上仍然讲不通 。 若谓“尔雅”意即“近古” , 那么如同训作“近正”一般 , 同样是标榜“差不多”的性状 。 就像不正则歪一样 , 不古则今 , 以“近古”之义也解不得古语 。 再说既然是为解析古语而撰著《尔雅》 , 那何以不让它“纯古”而偏要似是而非近乎其真不可?所以叶德炯、王先谦辈的解释依然很不合理 。
进而论之 , 《尔雅》其书 , 本为训诂经书而作 。 关于这一点 , 清人陈澧所说最为明晰:
郭氏(璞)《尔雅序》云“夫《尔雅》者 , 诚传注之滥觞” , 郑渔仲(樵)《尔雅注序》云“《尔雅》出自汉代笺注未行之前”是也 。 其后则有以汉代经注增入者 , 如《释训》“是刈是获 , 镬煑之也” , 此显然取之《毛传》矣;“子子孙孙 , 引无极也”以下三十余句皆用韵 , 必是古人一篇文字而取入《尔雅》也 。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一《小学》)
唐人司马贞谓世间相承以为此书乃“子夏作之以解《诗》《书》” ,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史记·三王世家》唐司马贞《索隐》) 。

史记|辛德勇读《史记》|“文章尔雅”与笺经释义的《薾雅》
文章图片

清末刻极初印本《东塾读书记》
在这方面更为直观的例证 , 是陈澧对《汉书·艺文志》“古文读应《尔雅》”句的阐释:
《汉书·艺文志》云“古文读应《尔雅》 , 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此谓《尚书》古文〕” , 观于《史记》采《尚书》以训诂代正字而晓然矣 。 如“庶绩咸熈” , 《史记》作“众功皆兴” 。 庶 , 众也;绩 , 功也;咸 , 皆也;熈 , 兴也 , 皆见《释诂》 。 其一二字以训诂代者 , 如“寅宾”作“敬道” , “方鸠”作“旁聚” 。 寅 , 敬也;鸠 , 聚也 , 亦见《释诂》 。 ——此所谓“读应《尔雅》也 。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一《小学》)
既然是为传笺经文始撰著此书 , 那么 , 基于经书的神圣地位 , 其解经释义更岂容近而似之而已!
孔夫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予学而思之 , 知前人旧说既绝不可通 , 平日闲读书 , 乱翻书 , 自然会时时想到这一困惑 。 今翻检《史记·儒林列传》 , 读到以下一段内容时 , 便使我对《尔雅》的书名问题产生了想法:
公孙弘为学官 , 悼道之郁滞 , 乃请曰:“……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 , 敬长上 , 肃政教 , 顺乡里 , 出入不悖所闻者 , 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 , 二千石谨察可者 , 当与计偕 , 诣太常 , 得受业如弟子 。 一岁皆辄试 , 能通一艺以上 , 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 , 太常籍奏 。 即有秀才异等 , 辄以名闻 。 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 , 辄罢之 , 而请诸不称者罚 。 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 , 明天人分际 , 通古今之义 , 文章尔雅 , 训辞深厚 , 恩施甚美 。 小吏浅闻 , 不能究宣 , 无以明布谕下 。 治礼次治掌故 , 以文学礼义为官 , 迁留滞 。 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 , 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 , 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比百石以下 , 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 , 边郡一人 。 先用诵多者 , 若不足 , 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 , 文学掌故补郡属 , 备员 。 请着功令 。 佗如律令 。 ”制曰:“可 。 ”自此以来 , 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