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这帮年轻人,985爱死了( 二 )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学校把青年人才推上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岗位,是要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因此学校要更多地关心青年人才的岗位履职情况 。
在这个过程中,给一个称谓并不难,难的是要持续不断地为青年人成才提供条件和支持 。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年人才尽责履职的监管,否则贻误了学生将是学校管理者的严重失职 。
主流渠道
不过,要说年轻学者成为一股潮流为时过早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指出,大多数青年学者,都必须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学术成长的磨炼,才能够达到学术界公认的标准与要求 。
对大多数青年学者来说,正常晋升的途径依旧是进入学术界的主渠道 。因此,高校都为博士毕业进入高校任教的青年学者,设计出了一条需要付出时间、路径也并非容易的成才之路 。
樊秀娣指出,优秀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自然是件好事 。但对于上述的一些个体案例,公众出于猎奇非常关心,学界对此淡定许多 。
社会大众惊叹于青年学者的年龄、教授、博导、院长等“外物”标签,业内人士则清楚有些职称、岗位属聘任制,也有“非升即走”等形式 。
樊秀娣认为,在当下高校人事评聘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校的职称、岗位评聘体制机制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只要学校认为学者达到了教授、副教授、博导的条件并有需求的岗位,评聘或任命谁,应该都由学校说了算 。符合条件又有工作热情的青年才俊,就是要大胆地推上去 。
学校也必须保持定力,“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简单地给予职称或职位 。攀比高校最年轻教授、博导的“指标”千万不能有,更不能形成一股风或作为一种风向标,否则会形成一种新的“帽子” 。
说到底,学术人才评价与年龄高低、海归与否等关系不大,实际表现、贡献和成果才是根本重要项 。教授、博导、院长等称呼,本质上都是由岗位职责而来 。
樊秀娣提示,要引导社会舆论把关注点放到青年学者的实际贡献上来,不必对那些称谓过分渲染 。社会舆论对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不甚了解,最好不要过多介入到学术评价中来,这样才能给予青年学者更有利的学术发展空间 。
在通往成功的荆棘之路上,有人年少出道,有人大器晚成 。努力做好自己,然后殊途同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