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四个“大脑”让集团管理更智慧( 二 )


“四心”管理相比原来的纵向管理工作整合度更高 , 统整性更强 , 管理者从单向工作思维转向复合性整体思维 。 其显著特点是分权管理、快速感应、执行力强 。 这种方式可以让各板块工作在各园得以快速落实响应 , 实现集约管理、专业管理 。
发挥四个中心的智慧提升管理实效
【管理|四个“大脑”让集团管理更智慧】集团的四个中心 , 虽然负责的工作各不相同 , 但各中心在工作方式上遵循共同的工作模式 , 即方案共建、实施共推、资源共享 。 中心每一个项目的实施 , 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商议项目方案 。 方案共建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 , 明确工作目标 , 分领工作任务 。 在项目具体实施时 , 中心又会成为项目督导组 , 实施共推 , 大家相互检查 , 相互督促 , 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 项目结束后 , 项目成果会经过梳理上传到中心资源库 , 实现资源的集聚 。
以课程研发中心为例 , 中心成立后 , 我们在思考:集团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子?既然是集团 , 课程就应既有集团的“神” , 又有各园的“形” 。 也就是说 , 要建设文化同源 , 但又特色各异的课程 。 我们通过方案共建、实施共推、资源共享的工作方式 , 最终构建起了集团的幸福课程 。
方案共建 。 在编制课程方案过程中 , 由于园情、生情、师情都不同 , 所以集团10所园课程方案也不同 。 然而 , 如何围绕“为儿童叩响幸福之门”的理念 , 实现集团“幸福院子”的办园目标呢?为此 , 课程研发中心将所有人召集起来 , 共建课程方案 。
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下午 , 课程研发中心都会开展课程方案集中论证会 , 在组长引领下 , 10所园的执行园长围绕各自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开发及实践等进行审议 。
比如桥津园的执行园长岑林微 , 刚从骨干教师成为执行园长不到三年 。 中心每一次课程审议 , 都使她进一步明晰了桥津园“幸福·耕乐”课程的不足和下一阶段的优化方向 。 课程方案的拟定与不断修缮 , 也让她对“幸福·耕乐”课程的价值和理念不断推敲与叩问 。
在课程研发中心引领下 , 除了桥津园 , 其余各园的园本课程方案也实现了全面、全程规划 , 更注重科学性和整体性 。 总园的“幸福·童趣”课程 , 儒林园的“幸福·感恩”课程 , 城北园的“幸福·玩美”课程等应运而生 。
实施共推 。 除了定期审议课程的实施 , 课程研发中心还研究了班级课程审议的“三个阶段”(前审议、中审议、后审议)、“五个步骤”(研幼儿、研内容、研资源、审目标、审内容)课程审议工具 。 这主要是为了帮每一所园、每个班级明晰课程审议内容和策略 , 有效保障各园园本课程班本化实施 。
如总园教师王红丽 , 开展了“我的家乡”主题活动 。 在“前审议”中 , 她通过“五个步骤” , 预设了“美丽新津”主题班本化实施方案 。 在“中审议”中 , 她又灵活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 , 对幼儿感兴趣的“五津廊桥”给予环境和材料支持 。 在“后审议”中 , 她修改完善原来的主题方案 , 形成了更适合班级实际的主题方案 。
此后 , 王老师将课程资源包上传到资源库 , 如今已经有5个园区的10个班级借鉴、创新开展了此主题活动 。
资源共享 。 在课程建设中 , 课程研发中心倡导资源共享 , 助推集团各园一体发展 。 中心建立课程资源库 , 经中心成员审议通过的优秀主题课程资源包、教研资源包、环境创设资源包等上传到课程资源库 , 所有资源都可供全集团所有教师学习使用 。
“四心”管理其实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 , 它打破了园际限制 , 凸显术业有专攻 , 相当于给集团装上了四个“大脑” , 让每一所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实现一群人集智管理 。 目前 , 集团的10所园正在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