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以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

面对“双减” , 学校教育如何强化主阵地作用 , 如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
从“课本”到“生活” , 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 。 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 , 先生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去学习去深思 。 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思想 , 让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自由 , 这与“双减”政策不谋而合 。 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的是 , 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 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 , 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 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 这正是以劳动为教育内容 , 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 从知识到实践 , 从活动到课程 , 从课本到生活 , 在劳动中成长 。
【教育|以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推出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劳动清单” , 指导中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 。 “双减”后 , 学生的课后时间得以解放 。 这段时间的“留白” , 如果用劳动来描绘 , 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会更加丰盈 。
从“认知”到“实践” , 在劳动中回归教育本真 。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 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 “双减”之下 , 劳动教育尤其应有所作为 。 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 如果没有劳动教育 , 那么这个教育体系肯定是不完整的 。 聚焦在“五育”并举的高水平育人质量上 , 才有真正高质量的劳动教育 。
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中 , 学生只有学习的能力 , 生活能力欠缺太多 。 “双减”呼唤教育回归本真 , 回归教育的初心 , 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手中有活 , 眼中有光 , 心中有爱”的孩子 , 培养“真善美”的时代新人 。
富阳区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 推出34个“实践体验点” 。 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课程 , 让孩子们走进真实的劳动场景 , 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 在渔山中小 , 孩子“领”到一块稻田 , 从插秧到收割全程参与;在洞桥镇小 , 农家老人手把手教孩子们揉捻蒸制“状元馒头”;在里山镇小 , 孩子们会“拜师”茶农 , 全流程体验采茶、炒茶……学生第一次割稻子和打稻子很辛苦 , 但在活动中看到了粮食生产的过程 , 知道了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 。
我们今天为学生埋下什么样的种子 , 就为国家“种”下什么样的未来 。 除劳动教育的显性成果外 , 更要关注那些精神涵养性质的隐性收获 , 特别是价值观及品行上的收获 。 劳动教育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把个人成长与人民需要、民族振兴、时代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 让孩子们志存高远、向阳成长 , 在劳动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 。
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润美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引领他们创造色彩斑斓的童年 , 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 在落实“减负”政策的过程中 , 实施好劳动教育 , 就是为孩子成长赋能 , 就是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赋能 。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3日第2版
作者:章振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