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河北安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河北安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列小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 , 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 , 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 , 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 , 在“实然”认定外 , 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 , 比比皆是 。 (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 , 不可违心而出 , 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 , “言 , 心声也;书 , 心画也 。 心声心画 , 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 。 在这里 , 笔者更为关心的是 , 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 , 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 , “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 , 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 , 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 。 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 , 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 , 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 。 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 , 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 。 《诗大序》中的“论者 , 志之所之包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 至少是在认定 , 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 除此之外 , 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 , 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 。 孟子认为 , 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 , 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 , 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 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 , 还有一点比较隐蔽 , 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 。 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 , 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 , 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 , 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 , 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 , 也是无处应用的 。 当然 , 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 , 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 , 诗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 。 众所周知 , 所词“读其书 , 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 , 这其中潜藏的 , 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 。 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 , 传之其人” , 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 , 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 。 在这类观念中 , 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 , 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 。 显而易见 , 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 , 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 。 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 , 绝非偶然 。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 , 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 , “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 。 在这个层面 , “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 , 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 , 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 。 总体来说 , 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 , 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 , 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 。 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 , 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圣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 , 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 , 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 。 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 , 若不能做到 , 为人为文就均不足真 。 就文论史事实来看 , 《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 , 《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 , 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 。 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 , 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 。 不难看出 , 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 , 在他们心中 , 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