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河北安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 )


5.①“诗言志”的观点是中国儒家经典的通识 , 即文学作品应该要反映作者的情趣志向 , 这是其固有功能 。 ②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 , 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 , “诗言志”让这种传承有了依循 。 ③“情欲信”与“文如其人”的风格论是一脉相承的 , 其核心价值是“贵真” 。 ④“真”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 , 而“情欲信”强调作品中的情感必须真实可信 , 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 , 是其坚实的思想基础 。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A.“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的说法错误 。 通观材料“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 作者对此是肯定的 。
C.“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错误 。 原文的表述是: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 , 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 , 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 即在魏晋时期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的观点 , 只是得到“支撑” 。
D.“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的说法于文无据 。 原文是说: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 , 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 。 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观点比修辞特点论更客观 。
故选B 。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
D.“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的说法曲解文意 。 原文是说“耐人寻味的是 , ‘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 , 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 , 即两种学说的互识、互补成就的是两者的相似、相近 , 而不是“差异” 。
故选D 。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 。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的例子不能佐证“文如其人”的观点 。 因为“观其时文 , 雅好慷慨 , 良由世积乱离 , 风衰俗怨 , 并志深而笔长 , 梗概而多气也”谈论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时代现实的关系 。 而且建安诗人是一个文学流派 , 不是具体的某个文人 。
故选C 。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 , 把握文章行文结构的能力 。
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 首段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 , 其理论渊源自孟子发轫 。 然后第二段从西方诗学提倡“风格即人”的角度来讲 , 指出其提出时间晚于我国 。 第三段将中西方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 , 指出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 , 这一点被著名学者钱钟书敏锐地发现过 。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炼信息和提出自己个性见解的能力 。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 , 谈谈对《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和《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的理解 。 “诗言志”的字面意思就是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 。 从材料一的《诗大序》中的“论者 , 志之所之包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观点 , 说明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 这与《尚书》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 这是诗文作品的固有功能 。 根据“众所周知 , 所词‘读其书 , 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 , 这其中潜藏的 , 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等语句进一步说明: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 , 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 。
《礼记·表记》说“情欲信”的观点是对“文如其人”观点的认同 。 材料中说 , 文如其人是“贵真”的一种理念 , 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 , 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 。 简言之 , “情欲信”强调诗文作品中 , 要抒发真情、真意 。 正如材料中所言:“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 , 在他们心中 , 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