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线下线上”一体化治理违规培训

媒体报道 , 为落实“双减”工作部署 , 严格监控各地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违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学生正常上课及休息时段等限定时间内开班培训 , 教育部组织专业团队建立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 , 开展全面常态巡查并建立红黄牌处罚机制 。 对在限定时间内开办培训的先予提醒 , 再次违规的亮黄牌警告 。 对两次亮黄牌及违规情形极其严重的机构亮红牌并责令相关省份予以关停 。
对违规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进行巡查、处罚 , 这是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意见 , 切实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 所有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必须明确 , 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治理 , 是“线上线下”一体的;而家长也要转变观念 , 不能在叫停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的线下学科类培训后 , “转战”线上 , 为孩子寻求线上学科培训 。 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 不只是线下培训负担 , 当然也包括线上培训负担 。
按照“双减”意见 , 所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 , 都不得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进行 。 但是 , 随着落实“双减”意见 , 有的原来的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就转移到线上 , 认为这可以绕开监管 。 这显然是一厢情愿 。 还有一些从学科类培训机构离职的教师 , 也在网上授课(或录制视频发布) , 进行隐形的学科培训 。
当然 , 相比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 监管部门可以实地检查机构是否违规开展培训 , 在线上开展学科类培训则比较隐蔽 , 例如 , 有的机构是利用直播平台 , 以公益讲座方式开展学科类培训;有的是用在线会议方式 , 进行学科学习辅导;还有的则是用自媒体账号发布视频 , 进行付费收看等 。
查处这些违规培训 , 一方面需要组建专业团队 , 进行巡查 。 之所以要由“专业团队”巡查 , 是因为对这类培训的认定比较难 。 按照“双减”意见 , 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 , 不能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 , 而非学科类培训 , 则可以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 。 因此 , 有的机构(人员)就会把学科类培训包装为非学科类培训 , 如把英语学科培训包装为“英语戏剧” 。 怎么鉴别、认定这类培训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 , 不能只看培训课程的名称 , 而要看具体的培训内容 , 这就需要“专业团队”进行巡查 。 据报道 , 截至目前 , 教育部共连续不间断开展4次巡查 , 掌握一批违规线索 , 并建立了违规培训机构动态库 , 共涉及全国12个省份、50余个培训机构 , 相关省份已责令培训机构进行整改 。
另一方面需要家长转变观念 , 增强维权意识 。 可以说 , 所有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 , 都是违规的 。 家长为孩子选择这样的培训 , 存在违规的风险 , 也很容易遭遇侵权纠纷 。 对于这样的培训 , 家长应该向监管部门提供线索 , 由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处 。 事实上 , 查处这类违规培训 , 扩大举报线索 , 是重要的方式 。
但很多家长并不会举报违规培训 , 这也是治理中必须直面的现实 。 为孩子选择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家长 , 普遍充满焦虑感 , 他们有的并不在意机构是否有合法资质 , 甚至会配合机构的违规行为(违规收费、违规进行提前教学、违规在规定时段外培训) , 要让他们主动举报违规培训 , 是比较困难的 , 往往只有在发生纠纷或者觉得培训没有效果之后 , 这些家长才想到维权 。
【机构|“线下线上”一体化治理违规培训】对此 , 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 。 前不久刚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 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