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复旦教授汪涌豪:读经典就是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吗?


阅读|复旦教授汪涌豪:读经典就是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吗?
文章图片
关于经典,大家耳熟能详 。对此,南非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切《何为经典》是这样定义的,他称“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 。当然,撇开库切讲这个话的具体语境,那些历经人们最诚挚的颂扬而得以流传百代的,当然也是经典 。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 。大家一说到读经典,似乎就是读《艰难时世》、《老古玩店》、《巴黎圣母院》,不是这样的 。从《论语》到《日知录》,从《理想国》到《存在与时间》,许多人文社科类的著作,乃至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同样是我们必须读的经典 。
经典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这个人既指单数意义上的人,同时也指复数的人类,也就是能关注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 。其次,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体察 。第三,对人的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与同情 。
【阅读|复旦教授汪涌豪:读经典就是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吗?】我强烈建议大家每天留出十分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今天读了一部经典,对照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的物、事、人,自己究竟获得了什么?这个很重要 。
那人文又是什么?人文就是处理人的日常世界和价值世界关系的学问 。好的人文社科类著作因为关心人的处境,理解人的命运,对人的内心世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与同情,所以都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范围 。
康德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难道康德的意思是说你跟我一起去看流星雨吗?不是这样的,恰恰是说你要舍弃小我,抬头关心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 。
古希腊的泰勒斯因为被许多问题困扰,走路时抬头看天,一不小心掉到了沟里 。他的仆人就笑话他连路都不会走,还关心这么多事情干什么 。后来康德就说了,一个永远躺在沟里的人当然会笑话她的主人,因为她从来就没有爬起来过 。一个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为了探索伟大的真理不小心跌倒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基于这样的事实,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应该被大家所重视 。一个没有读过哲学的人,很容易沦为一个事务主义者,很容易沦为一个婆婆妈妈的人 。因为哲学是以小搏大的,它不一定关注细节 。所有的细节在它这儿都熔炼成了它言说的背景,而它想告诉你的只是真理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康德、黑格尔与自己无关 。
你去读读《纯粹理性批判》和《历史哲学》,其实说的都是平实的道理,有时语言也不失为形象风趣,经常打生活当中的比方 。当然,书中会有一些作者创造的特殊范畴,这些在哲学辞典都查得到,只要掌握了他们思想的主调,借助一些参考书,每个人就可以较顺利地把它们看完 。哲学是最好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所以古希腊人用“爱智慧”来界定它 。
进而,我们还想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比科学更伟大 。科学主要是求答案,而哲学主要是问问题 。我们今天说做学问,有人说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一部分是问,其实所谓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 。科学家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终结了一个问题,哲学家之所以更了不起,是因为他们不断地把终极性的问题放在你的面前 。
倘若仅崇拜纯知识本身,你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知道分子”,而你对知识本身有质疑、能提问,你才是知识分子 。“知道分子”跟“知识分子”一字之差,区别就在于你能不能作哲学思考,从而颠覆性地提出问题 。而因为你的问题,可能一门新的学科得以产生,一个新的领域就此向人敞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