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你的陪伴正在悄悄改变他( 二 )


听着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爸爸 , 爸爸 , 你在哪里?”赵先生哭晕倒在地 。
幸运的是 , 他遇到了救援队员王庆军 , 愿意让自己未经训练的14岁儿子王泯燃参与救援 。
最后 , 在第六次下井后 , 坚韧的少年救出了女童 。

记忆|你的陪伴正在悄悄改变他
文章图片

这种意外年年有 , 但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悲 ,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遇到好人 。
但 , 很多父母仍然重蹈覆辙 。
因为 , 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强大;似乎看不到孩子的孤单眼神 , 总是用不同理由来为自己开解 。
陪伴不仅仅是“照看” 。
你的陪伴 , 应该可以让他无所畏惧地、跌跌撞撞地开始探索世界;你的陪伴 , 能让他永远记住童年的快乐时光;你的陪伴 , 让他学会去看待社会事物 。
否则 , 你不知哪天这样的意外发生在你孩子身上 , 也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无足够的幸运被救;你也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不尽人意 , 深深地痛苦 。
就像湖南一位父亲为救掉入下水道的孩子 , 双双溺亡 。
正如格言:幸运女神不愿将任何人长久驮在肩上 , 她很快就会疲倦 。
03
高质量的陪伴 , 让孩子健康成长
人人都说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是的 , 无论是对父母、对夫妻还是孩子 , 陪伴都是最好的方式 。
但是 , 陪伴不是“陪”就行了 。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养育是教育的基础 , 0-6岁是情感、性格培养的关键期 。
0-3岁形成良好的一对一的亲子关系 , 是后期性格教育的基础 , 有了3年的养恩 , 才能有后期的教养心理资本 , 也能立威于他 。
老话说:3岁看大 , 6岁看老 。
诚然如是 。
曾看过一个调查视频 ,
视频是90后三对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 他们每周都要抽出一天和孩子出去郊游、陪伴孩子跑步、陪伴孩子练习芭蕾 。
其中一个父亲说:“第二个小子 , 开始和我们一起跑步时 , 喊累 , 坚持不了 , 后在我们的鼓励和陪伴下 , 能坚持跑完4、5公里 。 ”
在陪伴中 , 父母和孩子一起 , 经历着跑步所遇到的难关 。 父母的坚持 , 给孩子力量;面对孩子的娇气 , 父母没有妥协 , 给予的是鼓励和共同练习 , 让孩子明白了榜样的力量 。
他们一同走过锻炼带来的身体的痛苦 , 到最后的精神收获 , 让孩子明白:只要愿意坚持 , 你一定可以做到 。
这就是陪伴的意义 。
对此 , 李教授谈到:3-6岁是孩子人性被唤醒的过程 , 是情感、性格发展的起点 , 是后天观念、行为模式建立的关键期 。 而通过某件事就可以把观念定格 , 形成定势 。
养育孩子 , 没有捷径 , 只有用心的陪伴 。
只有陪伴孩子嬉戏、玩乐、互动 , 才能发掘 , 及时引导 , 打好教育的基础 。 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 , 因为无谓理由来回避父母应尽的养育责任 。
曾记得同事的一句话:“每天回家看见孩子 , 就忘记了单位里所有的烦累 。 ”
深以为然 。
孩子的内心 , 最是纯真 。 他渴望父母的陪伴 , 陪伴他一起游戏、一起看动画片、一起读睡前故事 , 和他分享一切的属于他的秘密 , 把他认为的所有快乐都会毫无保留的给你 。
而父母在经历了社会的复杂和艰难后 ,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 用心体会 , 你能感受到一份心灵治愈 。
诚如果农在《我的事业是母亲》里说:“陪伴孩子成长 , 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 , 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啊!”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 愿每个父母都能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 , 去感受这份生命难得的快乐 , 发现孩子的长处 , 打好教育的基础 , 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一生的美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