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复读十二年( 三 )


复读|复读十二年
文章图片
唐尚珺小时候和姐姐们的合照
他第一次发现 , 山里的世界那么小那么单调 , “就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 想要走出去 。”
二十多年过去 , 山还是那片山 , 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 。车爬上一道缓坡 , 停在路边玉米地旁 。往下走十几米 , 就是唐尚珺的家——半山腰一座90年代修建的红砖瓦房 , 在一片楼房中显得有些黯淡 。唐尚珺说 , 妈妈一直希望他和哥哥也能起一栋新房 。
推开生锈的铁门 , 小院地上爬满褐色青苔 , 五间瓦房并排 , 屋里几乎没什么家具 , 简陋干净 。小院正对青山 , 远山如黛 , 遮挡了外面的世界 。
复读|复读十二年
文章图片
复读|复读十二年
文章图片
唐尚珺老家
唐尚珺在这里长大 。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 , 母亲40岁生下他 , 父亲以前是小学老师 , 因超生丢了工作 , 靠刮松脂、种甘蔗和桉树养家 。
复读|复读十二年
文章图片
唐尚珺小时候
唐尚珺的童年在摘野果子、抓鸟、钓鱼中度过 , 很小跟着父母上山种玉米、花生 , 给甘蔗除草 。最累的是扛甘蔗 , 从山脚扛到山顶 , “一捆三四十斤 , 小孩(要)扛一捆” , 每当这时候 , 他就想逃离 , “回学校好好读书” 。
唐母头发花白 , 脸上布满皱纹 。她说小儿子从小最体谅他们的辛苦 , 在家什么都做 , 还会包粽子、做糍粑、酿酒 。
复读|复读十二年
文章图片
唐尚珺爬上树摘菠萝蜜
“录取哪里?”这天上街时 , 村里人问唐尚珺 。他们几乎都知道他的情况 。
“社会大学 。”唐尚珺脱口而出 。
这个小山村里至今流传着一个传说:90年代 , 村里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 , 后来当了官 , 帮村里修了路 。
还没上学时 , 唐尚珺就听长辈讲过 。祭祖时 , 大人会教他许愿 , “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 。
他心里就此埋下种子 。尽管那时的他根本不知道清华是什么 , “好像大学就只有清华大学一样” 。
哥哥姐姐们都只读到初中 , 最小的他成了家里的希望 。父亲在他笔记本上写下“跨长江 , 过黄河” , 勉励他以后要去外面上大学 。
唐尚珺八岁开始上学 。小升初时 , 以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上思二中 。当时班上40多人 , 只有3人考上 。
摇摇晃晃的班车 , 载着他走出了大山 。很多年后他发现 , 自己的人生又被另一座山困住了 。
“对高考一点概念都没有”
从封闭的山村进入县城 , 唐尚珺很快感受到和县城同学间的差距:他们小学学过英语 , 知道得更多 , 成绩也好 。从没学过英语的他 , 课上听得一愣一愣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