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培训之间界限何在?专家们这样说

“双减”背景下 , 如何界定校外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培训?如何避免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打擦边球”?
11月6日 , 在第19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上 , 国际校外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薇教授对话吴刚平教授、安桂清教授、周文叶副教授三位课程专家 , 就“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课程设计”这一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
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评价 , 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目前 , 上海正在研究制定《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引》和《鉴定指标》 , 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准确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服务、落实主体责任 , 防范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 。 为助力“双减”落地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校外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专家鉴定平台 , 为上海校外培训分类管理服务 , 同时也为其它各地的相关工作提供咨询、分享经验 。
“不得不说 , 机构方和管理方 , 存在不同的立场和动机——机构方倾向于寻求更多的空间开拓市场 , 管理方则希望在释放活力的同时不要‘一放就乱’、避免‘擦边球’ 。 此外 , 非学科类培训在当下的语境中是个新名词 , 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张薇为圆桌论坛作了开场白 。
专家们谈到 , 许多机构按照非学科类培训课程的要求提交了资料 , 最终却被鉴定为学科类培训 , 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在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评价这四个维度的鉴定指标中 , 未全部达成 , 或看似全部达成、但未实现四者的有机统一 。
鉴定的内容十分明确 , 非学科类培训首先要是在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9门学科类学习内容以外的课程;其次 , 非学科类培训的目的 , 应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而非学科知识导向;培训方式要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 , 以教师指导、学生探索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综合素质水平与发展 , 以表现性评价为主 , 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 , 不涉及学业成就与学科类考试成绩 。
“目的看似是内在标准 , 实则与它的外显具有一致性 。 在实际操作中 , 如果目的不单纯 , 就很容易发生所做和所说相悖的情况 。 ”吴刚平介绍 。
【机构|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培训之间界限何在?专家们这样说】举个例子 , 国学类课程如此靠近语文学习 , 会被判定为学科类培训吗?答案视课程设计而异 。 吴刚平解释 , 比如学汉字 , 这项课程的设计如果为了教孩子认字、学组词造句、机械记诵 , 则会被鉴定为学科类;如果是想教给学生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 则属非学科类 。 虽然主题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 但实施方式与目的存在不同 , 结果也就不同 。
周文叶介绍 , 很多非学科类培训的申请在她看来并未实现一致性 , 问题出在课程评价上——普遍的问题是评价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 这本质上与学科类的评价方式并无二致 。
课程设计“重要的抓住教育的本质与和核心”
那么 , 机构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设计、开发和实施一门非学科类的培训?
在安桂清看来 , 主要有三:
第一是规范性的问题 。 机构要准备足够的材料 , 清楚介绍自己课程的各项要素;
第二是专业性的问题 。 主题架构上 , 如何体现逻辑性 , 如何设计进阶性的活动 ,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比如我们看到 , 有的项目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 , 引导学生探究 , 后期再通过一系列创意性的活动和任务 , 让学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成果;在实施方式上 , 诸如角色扮演、实地走访等具有实践性的设计 , 也会更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培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