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质量|南昌市出台“20条标准” 管好校内课后服务质量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郑周赟)报道:引进校外师资、开展研学走读、课程内容多样……自“双减”落地后,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11月8日,南昌市教育局发布《南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二十条(试行)》,实现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推动全市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
建立特色类课程库和师资库供本校学生选用
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辖区内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校内课后服务的相关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加强辖区内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
课后服务质量|南昌市出台“20条标准” 管好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对学校考评体系,并设立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奖,制定《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奖考评细则》,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高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和满意度。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全市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入驻市级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色课程和师资准入标准。根据准入标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特色类课程库和师资库。学校根据教室(场地)实际数量情况,按照教室(场地)和课程数量不低于1:2的比例,在课程库和师资库中选用课程和师资,作为本校的课程库和师资库,供本校学生选用。
要优化特色课程结构、形成学校自有的课程特色;建立学校特色课程申报、评审和准入机制,提高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此外,还要利用国家和本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学校:
首先要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探索假期托管
义务教育学校要保证服务时间,实行“5+2”模式,即每周5天均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南昌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参与特色类的课程时间总量,每周不少于课后服务时间总量的60%;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参与特色类的课程时间总量不少于50%;初中学生参与特色类的课程时间总量不少于30%。
课后服务首先要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强化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答疑,确保学生学业质量。另外,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挖掘潜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科普、体育、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活动,满足个性化和特长化的需求。
学校制定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加强校内课后服务过程性管理;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利用好社会资源,发挥好校外优质社会资源的优势,有效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学生家长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满意度达到85%以上。
探索“双休日”“寒暑假”的托管服务,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吸引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特色课程:
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 课程师资须接受多方监督
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结合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体现学校的教育发展目标、教育传统特色和办学特色,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能满足不同学生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