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家庭成为“附属学校”?高校教授对家庭作业提“伦理审问”
11月5日-7日 , 两场教育领域的论坛相继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 论坛上 , 来自上海师大的青年学者和来自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 , 就长三角领域政策、学生、家长、教师、师范生、国际比较等多个层面 , 对“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变革现状分享学术研究成果 。
文章图片
上海师范大学首届青年社科论坛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11月5日 , 首届上海师大青年社科论坛召开 , 主论坛题为“长三角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创新” 。
王健副教授在题为《协同惰性与重叠共识: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有效机制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 , 由于缺乏“领导力”、成员结构复杂、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失衡等原因 , 当前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协同惰性 。 需要通过寻找、构建重叠共识以推进一体化 。
他提出四项具体举措:明确共同发展目标 , 构建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交流合作 ,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基础 , 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坚持“正义共识” , 建立教育优质均衡保障体系 。
文章图片
首届上海师大青年社科论坛召开 , 青年学术联盟(文科)同步成立 。
陈宁教授分享了以615名上海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为调研对象的、有关学校变革中的教师心理及其机制的研究成果 。 研究发现:学校实施自主变革 , 教师更积极;面临整体变革时 , 教师更积极;较之启动阶段 , 变革过程中和结束时教师更积极 。 一个积极(消极)的解释会引起对象的积极(消极)情绪 , 因此促进和维持教师对学校变革的积极情绪 , 是成功实施变革的必要条件 。
蔡丹教授就“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发展与教育问题进行了政策梳理与解读 , 并强调在“双减”之后 , 教师和家长更要开展适宜的教育 , 注重亲子关系对孩子智力等方面的影响 。 蔡丹提出 , 影响学生学业能力的因素很多 , 比如学习动力、学习情绪、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 , 也包括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 。
文章图片
第19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现场 。
“为什么我们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明确中小学生建议的睡眠时间?研究表明 , 睡眠的情况会影响儿童未来的注意控制 , 注意控制又直接影响学业表现与亲子关系 。 ”蔡丹说 。
文章图片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报告 。
在11月6日的第19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上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也以孩子做作业太晚为引子 , 创造性地从伦理视角审视了家庭作业 。
他把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作为三种伦理实体 , 认为研究家庭作业需要审视其是否符合这三者间的伦理关系 。 他提出 , 家庭作业存在四项价值预设 , 即学校和教师有权布置作业、学生及家庭有写作业的基本条件、家庭作业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家庭作业实践后会产生一定的伦理后果 , 如家庭成员角色功能发生改变、对学生"上学"和"放学"两种生活关系产生影响、学校的伦理边界无限膨胀等 。
“孩子通过家庭作业 , 把学校背回了家庭 , 打破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边界 。 可以说 ,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附属学校’ 。 ”高德圣总结 , 各方亟需对家庭作业正本清源 , 重新定位各个空间和角色在教育关系中的位置 , 并加强相关研究、破解困局 。
推荐阅读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疫情|青岛市教育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将分期分批对外开放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
- 物理|?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