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梁溪方案”提升课后服务含金量

“双减”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前所未有的精准 , 打出了一组重拳 , 引发了社会性的连锁反应 。 这背后 , 蕴含着国家治理的逻辑转型、学校功能的回归与升华 , 以及教师本位的落实与强化 。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规划顶层设计 , 积极推进“梁溪方案” , 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有情感的帮扶 , 打造梁溪区“梁老师”金字招牌 , 打通教育为民、教育惠民、教育利民“最后一公里” 。
深化认识:用坚实的办学行动回应时代的要求
从宏观层面的价值取向看 , “双减”是保公平、保可持续、促进“幸福中国”建设的民生工程 。 从微观层面讲 , 必须推动教育从“分数本位”走向“健康本位”“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 。 开展好课后服务 , 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治理校外培训乱象的有效措施 , 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
【教育|“梁溪方案”提升课后服务含金量】准确认识课后服务价值内涵 。 梁溪区在实践中认为 , “课后服务”应包含三个属性:首先 , 具备托管性 , 解决家长接送和照看的问题;其次 , 具备减负性 , 主要是通过课后时间 , 教师督促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校高质量完成作业;再其次 , 具备教育性 , 通过打通校内外资源构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体系 , 包括成立兴趣小组、创设社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 ,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科学制定课后服务实施路径 。 课后服务最终指向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 梁溪区兼顾上级要求、区域实际和学生需求 , 以“1+N”的“梁溪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在规范和可控的轨道上推进 。 精心制定《梁溪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 且把它作为统领 ,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分别制定“一校一案” , 重点落实人员调配、服务内容、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工作 , 尽心尽力为在梁溪区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规范、优质、便捷的服务 。
深化实践:找准“突破口” ,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梁溪区坚持需求导向 , 聚焦学生发展 , 紧紧抓住两个“突破口” , 着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 真正把课后服务办成公益性、普惠性的服务行为 , 让参与的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都有获得感 。
以提升课堂质量为突破口 , 助推高质量服务 。 在“双减”的大背景之下 , 梁溪区把“课上”和“课后”作为一个系统:课上依托“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区域教学改革三年深耕的良好基础 , 开发使用好梁溪区“自主学习任务单” , 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在全区中小学推行分层作业、实践作业 , 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 , 强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延伸使用 , 实施精准辅导和提优补差 。 通过“课上+课后” , 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
以培育特色社团为突破口 , 满足多样化需求 。 各中小学因校制宜 , 按需出发 , 深挖资源 , 以有校本特色的“一校一案”为学生提供有别于课堂教学的菜单式个性化成长服务 。 除此之外 , 发挥区域集团化办学优势 , 各教育集团通过特色课程共塑共用等路径 , 切实提升集团成员校课后服务的均衡度和满意度 。 目前全区已形成固本培优、艺术涵养、健体强身、乡土文化、探索实践等五大类别 , 确定锡剧、锡绣、惠山泥人等80余种活动项目 , 组织近300个学生社团 , 开发43种区本特色课程资源库 , 极大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 , 提升了课后服务“含金量” 。
深化创新:强化三级联动 , 多元主体共育儿童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