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山东省新泰市一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 )


6.D
7.C
8.①通过肖伟为贿赂汪主任铤而走险 , 揭示行贿、受贿社会不正之风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 。 ②通过“爸;爸” , 赞颂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的高风亮节 。
9.要点:①创设优美意境 , 设置悬念 , 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空间 。 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美(艺术美) 。 ②是小说的点睛之笔 , 提示小说的主题重心所在 , 让人思索情节之下的深刻内涵 。 ③烘托“爸爸”的崇高 。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
A.“内容朴素”“并不复杂”错误 。 小说双线并行 , 除女人扫墓外 , 更多的写了肖伟犯罪之事 , 情节曲折 。
B.“其趋炎附势也一览无余”错误 。 老婆的话反映的主要是对世风的不满和无奈 。
C.“反映了当时民众在经济上的窘迫”错误 。 肖伟的行为反映的是不正之风对人们的损害 , 并不是经济上缺钱 。
故选D 。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
C.“紧扣行贿事件展开情节”错误 。 不是紧扣“行贿事件” , 应是“一百万” , 或“肖伟变相偷抢女人的钱” 。
故选C 。
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
本小说表现主题的人物事件一是肖伟 , 二是未出场的汪主任和爸爸 , 而肖伟和汪主任是同一事件中的人 , 爸爸是另一事件中的人 。
结合“那还用得着低声下气去求那狗日的汪主任吗?而现在 , 为了一个分房指标 , 已倾尽全部积蓄去给他“上供” , 但谁知这两万元又会不会打水漂呢?”可知 , 小说写肖伟偷拿100万实施犯罪 , 是社会不正之风对人们的损害 , 这是小说的一个主题 。
结合“她父亲在城里退休后 , 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 , 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 。 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 , 一次次都失败了 , 直到前年 , 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 。 但是 , 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可知 , “爸爸”退休后发挥余热、造福社会 , 小说另外一个主题是对其高风亮节的歌颂 。
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
分析题目的艺术效果 , 主要从人物、主题、情节等角度考虑 。
从艺术效果看 ,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意境优美 , 画面感强 , 作为标题 , 耐人寻味 , 有悬念的效果 。
从主题看 , 标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与文章结尾部分“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 , 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相呼应 , 代表退休的父亲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的成果 , 有象征意味 , 弘扬了对高风亮节的歌颂的主题 。
从塑造人物看 , “父亲在城里退休后 , 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 , 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儿女们遵照老人遗言 , 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 题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了“爸爸”的高风亮节 , 烘托了人物形象 。
10.C
11.B
12.B
13.(1)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 , 很讲究为妇之道 。 (2)纵横五千里的领域 , 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 , 四海之内 , 共同感激帝舜的功德 。
14.①四岳一致推荐;②考察结果很好(或“舜内外为人均好”);③试用有作为——试舜以五典百官 , 皆治;④能力超乎常人——入于大麓 , 烈风雷雨不迷 。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
句意:舜二十岁时 , 就因为孝顺出了名 。 三十岁时 , 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 , 四岳全都推荐虞舜 , 说这个人可以 。 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 , 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