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山东省新泰市一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 )


古琴弹罢风吹座 , 山阁醒时月照杯 。
懒不作诗君错料 , 旧逋②应许过时陪 。
(注)①鸣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 。 ”②逋:欠 。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 , 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 , 也从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 。
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 , 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滔、吟诗作赋 。
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 , 苏轼欣然相赠 , 两人一唱一和 , 情意融洽 。
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 , 首联对比开篇 , 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 。
16.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解析 。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阿房宫赋》中 , 杜牧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两句 , 从占地极广的角度来表现阿房宫建筑之恢弘壮观 。
(2)韩愈在《师说》中在论述了从师的标准之后 , 用“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两句转入对今人耻师行为的批判 。
(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 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 , 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 , “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 , 如“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 。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 自春秋战国时期 , 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居息和繁衍 , 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 , 数不尽的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 无不闪耀着 的光彩 。 这是一片豪迈的土地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 , 穿林海、爬雪山、过草地、飞夺铁索桥……这里的山山水水 , 留下了英雄们不朽的传奇 。 红军的脉搏 , 跳动在康巴大地 , 激励着康巴儿女踏上脱贫攻坚新的长征路 。康巴儿女不愿再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受穷 , 而是用美丽战胜贫困的口号在全州上下叫得山响!康巴大地从一滴水到一条河 , 从一株草到一棵树 , 从一块石头到一座山 , 处处是风景 。 康巴的领导者深知 , 只有用双脚丈量 , 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 , 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 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 。 当他们走遍康巴的山山水水 , 一个全国领先的“全域旅游”构想, 一场史无前例、 的精准扶贫伟业拉开帷幕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上苍馈赠 姹紫嫣红 喷薄而出 波涛汹涌
B.自然景观 绚丽夺目 了然于胸 波涛汹涌
C.自然景观 姹紫嫣红 了然于胸 波澜壮阔
D.上苍馈赠 绚丽夺目 喷薄而出 波澜壮阔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康巴儿女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再受穷 , 而是用美丽战胜贫困的口号在全州上下叫得山晌 。
B.康巴儿女不再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受穷 , 用美丽战胜贫困 , 口号在全州上下叫得山响 。
C.康巴儿女不愿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再受穷 , 而是用美丽战胜贫困 , 在全州上下叫得山响 。
D.康巴儿女不愿再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受穷 , “用美丽战胜贫困”的口号在全州上下叫得山响 。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 。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 , 科学界基本形成一个共识:①。
但最近 , 一位名叫日置幸介的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理论:在地震发生前半个小时甚至更久 , 地震发生地上空的电子就会发生变化 , 而这种变化 , 似乎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引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