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72岁退休女教授,百万网友粉上她( 二 )


这让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吴於人,深感失落与担忧,她想办法联系到当时的媒体,希望借助报纸呼吁更多青少年前来进行科学探索,“切莫因为应试而挡住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脚步 。”
不惧冷落,她开始思考教学方法,2009年,针对青少年学习特征,吴於人和关大勇开展专门课程开发 。
高大上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孩子们感兴趣、学得懂的东西 。带着这些课程,2010年吴教授退休后,投入进“智勇科创实践基地”的创建中,12年来,他们的公益科普活动走进上海的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和展览馆,平均每年都有一百余场活动,至今总量过千,累计惠及的青少年人数已超百万 。
吴姥姥总能用一种天然的想象力,带着孩子们去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望远镜,一个口径为500米的‘天眼’,像一口大锅,能下多少饺子啊?”南仁东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吴姥姥口中变成了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的模样 。
她又主编出版了面向少年儿童的《New物理启蒙 我们的看听触感》《New物理探索 走近力声光电磁》《迷人的物理之惑》,前两本还获得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二等奖 。
关大勇说,他们不希望孩子们看到的都是‘双十一’‘双十二’这种购物节日,于是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五场左右“科学狂欢日”,制定出不同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 。吴姥姥在现场会给孩子们分享如何用不刷题的方式学物理,帮他们把自己的小想法变成课题研究 。
“智勇”科创实践基地也被市教委授予为“上海市中学生实践平台”,被市科协授予上海第一“家门口的科学社”,也是博雅网的社会实践平台,他们制作的科学手工课、慕课等视频进驻各个云课程平台,面向学生公益开放 。
学做“网红”,孩子喜欢何妨尝试
可能吴於人自己也没想到,教了大半辈子物理,年过七旬,还要重新学习年轻人的玩意儿,学写脚本、学当网红 。
2018年,由吴於人、关大勇牵头,联合十位博士教授的“不刷题俱乐部”成立,口号响亮的喊出拒绝超前、重复、机械式训练,带领百万青少年逃离刷题苦海 。师徒的目光走出上海、面向全国,他们为公益科普探索找到了新的传播形式——进驻视频平台 。
最初,团队拍一拍实践基地的科普日常,后来发现凡是吴教授出镜解说的视频,点击热度都特别高,出了接连好几个“爆款” 。于是,由她“担纲”主角,账号逐渐做出了自己的风格定位 。
科学|72岁退休女教授,百万网友粉上她
文章图片
一位严谨的老辈教授,没有扭捏没有拒绝,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何妨尝试!
宇宙射线、楞次定律、减慢光速……也许很难想象,这种高端艰涩的物理科学能成为爆款短视频,被普罗大众通俗理解 。
在抓取短时注意力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降维”科普其实并不简单——复杂的系统如何简单明了、可视化呈现 。
“最难的在于怎么在几十秒、一两分钟讲清楚 。”
面对镜头讲课和面对学生讲课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不论是大学校园,还是青少年课堂,吴教授上课一向喜欢和学生互动,越激烈越开心,当没有这种互动的时候,对于她来说,是又一次新的挑战 。
平均每周三条视频,确定主题、写脚本、选实验,有时候还需要些自制的“教具” 。
“王朝阳前几天在大会上宣布的电池技术,解决了以往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性能降低的问题 。怎么样去讲电池的结构和新的自加热,我就想到了用三明治,把其中的生菜叶子抽出来,放在上面,做薄薄的第四层解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