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四 )


然后他继续提问:“如果有2面墙 , 3面墙情况又会如何?”学生在一次次先立再破最后又立的过程中 , 不断完善思维 。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陈超以活动为载体 ,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 , 他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及内容 , 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文章图片
▲ 陈 超的学生
例如《帽子的颜色》《怎样围面积大》都是开展一个问题引领式的活动 , 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发现探究 , 最后展现出自己的思维 , 完成一个从无到有的思维探究过程 。
“总而言之 ,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 最重要的是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通过活动设计、探究应用 , 达到教学的目的 。 ”陈超说 。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文章图片
▲陈超的学生参加“趣味七巧板”团队创意赛成果
找寻生活情境 , 将教学渗入生活 数感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 ,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 , 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作出有用的策略 。
陈超认为数感是对生活经验的累积之后形成的一种感觉 。 因此 , 教师需要借助生活情境 ,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数感的强化 。
例如在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中 , 教师给学生布置类似数大米、数豆子的活动 , 这其实就是在建立学生的数感 ,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一粒一粒数大米是很麻烦的 , 从而转变思维去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 通过估算的方法得到大致的数据 。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文章图片
▲长度单位的数学小报
无疑 , 数学的学习、思维的训练都无法脱离生活 , 陈超在教学中注重寻找数学和生活的关联点 。 通过创设情境 , 给学生一个任务驱动 , 让学生结合生活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 , 再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 加强学生的体验感 , 从而进行深入思考 。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 , 陈超会带学生们去超市购物 , 并给学生下达任务:购买八十元的东西 , 这样不仅带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 , 也进行了“加减法”的训练 。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文章图片
▲“认识人民币” 的教学活动 , 陈超带学生去超市购物
“其实很多时候 , 学生都在生活中运用了数学 , 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 ”陈超指出 。 比如在“测量”的学习中 , 长度单位标准的建立是从生活中来 , 并应用于生活中去 。 而“帽子的颜色”课中所教推理的一般方法也是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应用的 。
执教五年多 , 陈超从一名刚毕业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有自己独到教学理解的老师 。 讲台上的五年时光 , 作为一名教师 , 他始终在以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 不断地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文章图片
▲陈超在上课
三尺讲台存日月 , 一支粉笔写春秋 。 从垂髫稚子成长至今 , 陈超始终坚守本心 , 怀抱着最初对教师职业的那一份向往和热爱 , 与学生一起成长 ,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绽放 。
作者 | 王璐
编辑 | 喻林娅
统筹 | 孙习涵
【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用课堂活动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

推荐阅读